賴清
(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城區幼兒園,江西 贛州 341200)
“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國家要想不斷發展壯大,離不開尚未成年的孩子。幼兒園生活,并不是以學習為主,而且主要去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三觀”,而“紅色文化”便是一個很好的跳板,教師要想辦法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艱苦奮斗、愛國主義精神。
對于生活在新時代的孩子來說,面對上個世紀的“紅色歌曲”,應該很難產生興趣,這自然不利于對他們灌輸紅色文化。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的時候,可以挑選一些由流行歌手翻唱或者創作的愛國歌曲。流行音樂版的“紅色歌曲”擁有更加豐富的節奏,同時,里面的歌詞仍然具有正能量;在教學形式上,教師便可以多利用一些現有的現代教學工具,用形象生動的視頻配合音樂教學,進一步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流行歌手大張偉翻唱的“閃閃紅星”。和原版相比,這首新版的“閃閃紅星”擁有更動感的節奏,肯定能夠最大程度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除此之外,孫楠演唱的“紅旗飄飄”、汪峰演唱的“我愛你,中國”。這些都是非常動聽的愛國歌曲,同時其中的歌詞也非常有意義。所以,教師在選擇教學素材的時候,可以多選擇一些帶有流行音樂元素的愛國歌曲。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便可以借助多媒體工具。如果只是單純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可能大部分孩子會不感興趣。不過,如果使用多媒體播放音樂MV,孩子們應該會更感興趣。當然,在此之間,教師要和孩子保持溝通,詢問他們喜歡怎樣的教學方式。同時,也可以讓孩子投票選出最想學習的歌曲。
對孩子們來說,“故事”往往比課堂教學更有趣。因此,教師在選擇“紅色歌曲”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可以提前找好與之對應的故事,然后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感人、有趣的故事,讓孩子在聽故事的過程中感受紅色文化里面存在的“艱苦奮斗精神”、“愛國主義精神”,最終達到傳承與發揚紅色文化的目的。為了讓孩子更好地了解、熟悉并且愛上紅色文化,可以以紅色歌曲為媒介,對孩子進行紅色文化教育,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歌唱二小放牛郎”為例,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先播放這首歌曲,當孩子對這首歌曲有一定了解之后,教師提問:孩子,你知道歌曲里面講得放牛郎是誰嗎?相信大多數孩子都對這首歌曲的主人公“抗日英雄”王二小不太了解,接著,教師便可以和孩子們講一講:王二小掩護老鄉以及八路軍干部撤退的故事。同時,還可以播放這段電影片段。當孩子們聽完這個故事之后,教師提問:孩子們,你們覺得王二小是不是一位英雄?從他的事跡里面,你學到了什么東西?然后,教師便可以點名叫孩子站起來分享自己的想法。當然,如果其他孩子也想分享自己的感想,那么教師一定要給予鼓勵。最后,教師總結歸納。與此同時,教師要讓孩子看到王二小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
對幼兒園的孩子來說,最感興趣的兩大事物是“故事”以及“活動”,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加入游戲活動環節。這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而且還可以讓孩子近距離接觸紅色文化。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合適的內容進行“人物扮演游戲”,除此之外還可以和孩子提前排練與之相關的節目,然后在“親子一日有活動”中進行表演。當孩子在玩游戲或者表演的時候,自然而然能夠感受到歌曲或者節目中所蘊含的紅色文化,這也是促進傳承與發揚紅色文化的有效途徑。如果單純地給孩子灌輸紅色文化,大多數孩子自然不會感興趣。不過如果借助音樂教育活動,相信大多數孩子都會主動地去接觸、認識紅色文化。
在幼兒園生活中,“親子一日游活動”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所以教師便可以提前和孩子排練節目,可以選擇“義勇軍進行曲”、“十送紅軍”等等經典的紅色歌曲,當然也可以選擇比較流行的“紅旗飄飄”等愛國歌曲。在建軍節、建黨節或者國慶節這些有紀念意義的節日上,教師便可以邀請家長參加“親子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帶領孩子演唱排練好的歌曲。除了大合唱之外,教師還可以用合適的歌曲做背景,帶領孩子演一個音樂劇或者跳集體舞。這樣做的一個目的就是,讓孩子能夠切身體會到其中的紅色文化精神。
結語:由此可見,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滲透紅色文化,最重要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能夠自覺主動地加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讓他們近距離地認識以及接觸紅色文化,進而讓他們感受到其中的“艱苦奮斗精神”以及“愛國主義精神”。最終,達到發揚和傳承紅色文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