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飛城
(福建省晉江市靈水中學,福建 晉江 362261)
英語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交際,尤其是口語交際,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規定:“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我們立足于我校周邊風景區,通過導游模式激活地方校本教學的實踐,推動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對2019年度泉州市基礎教育課程教學進行課題立項研究,課題名稱和編號是《小導游校本課程實施與推廣研究》《QJYKT2019-182》,通過組織“英語小導游”情景教學活動,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構與旅游相關的情景,為其還原真實的情景,組織其進行口語訓練活動,這對于深化英語教學實效性具有深遠影響。
情景教學是指將“情景”滲透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是實踐性很強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為了實現教學目標,以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特點及生活經驗作為切入點,通過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創設真實的教學情景,拓展學生思維,深化其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的語言知識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法,主要理論基礎是圖示理論與任務型教學理念[1]。圖式是為了更好掌握文本的背景知識,主要是在人腦中反映虛擬或者現實的場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創設看電影、問路、旅游等生活場景,聯系與詞匯相關的知識及內容,例如語法技巧、詞匯特點等。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通過語言、內容、情景創設,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任務型教學理念強調“任務”,注重語言學習的實用性。這就需要教師創建良好的學習情景,幫助學生更好理解知識之間的聯系。
情景教學法的重要性受到我國英語教育者的廣泛關注,并被應用到詞匯、句型、語篇等教學中,其價值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傳統英語教學比較機械,只是簡單的單詞記憶、口語問答,這種教學模式比較傳統,知識難以內化為學生的能力。傳統教學法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啞巴英語”情況比較嚴重,學生口語練習的機會比較少,英語學習積極性不高。英語教學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與生活實踐的聯系比較密切。因此,如果將英語中常見的旅游場景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就會極大調動學生的內在動機,有利于其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2]。此外,生活化的場景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其卸下思想負擔,有利于其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這樣會幫助學生強化對課文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尤其是單詞、斷句以及語法知識。通過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從生活化的場景中學到更多知識,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內化與發展。本次活動通過精心設置,讓每個學生都充當小導游,并帶著任務有針對性地開展全文閱讀。我們到達的第一站是“Wudian City,Jinjiang”,通過掃讀的方式培養學生快速查找五店市的信息的能力,包括它的地理位置,有名小吃,內在文化等;第二站“Lingyuan Mountain,Jinjiang”,通過展示圖片強化學生的理解與記憶;第三站“Anhai Anping Bridge”讓學生感受濃厚的水鄉美和安海的風土人情,在參加晉江市第一屆中小學生英語小導游綜合技能比賽中,我們的學生獲得了優異成績,這樣通過創設全新的情景,收集了大量的小導游的素材進行研究,讓學生臨時扮演“小導游”,用英語介紹這幾個名勝古跡,既拓展了學生的思維,也鍛煉了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當然語言來源于生活實踐,教師作為重要的指導者,要選擇學生身邊的事物開展課堂導入,教學內容要與學生生活實際相契合,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其英語學習興趣,強化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在情景教學過程中,會適當帶有動作表演,但這又不是盲目的毫無目的的動作,要科學加入語言思維。在情景教學過程中,學生要根據角色設定,做出相關肢體動作,并不是生硬地將英語口語聯系起來。這樣可以最大程度擺脫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有針對性地發展其英語思維。我在市級公開課《九上Review of the changing world》的授課中,注重根據學生的基礎,充分挖掘當下的時事熱點,以疫情為主線,收集各方面的信息進行口語介紹,不同的內容,使用不同的肢體語言,貫穿整節課堂,每個人都是武漢的小主人,教學活動的設計豐富多彩,訓練方式多樣,有全班活動、師生互動、小組活動、雙人活動、個人活動等,在活動中突破難點,在活動中發展能力,為了鞏固本課的內容,精心設計了歌曲、游戲,不但使單詞、句型的操練面廣,練習次數也多,而且還調動了每一個學生的參與熱情,將熱鬧的介紹家鄉的情景與有效的語言實踐有機結合,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充分考慮了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清晰實在、扎實系統、動靜結合,這樣通過情景教學法的應用,導游英語的思維理念就慢慢可以形成。其次,情景教學可以讓學生盡快脫離“中國式”英語的影響[3]。通過情景教學,學生使用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的英語,長此以往會在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某種默契,有利于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的提升。校本教材中要求學生掌握大量語法知識,并將其科學應用到口語交際中。鑒于此,教師要積極創設“情景”,并讓學生快速融入到教學場景中,這要求教師要科學應用文本資源,在有效的教學時間內提升英語課堂教學實效性。
總之,將英語中常見的旅游場景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就會極大調動學生的內在動機,有利于其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對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具有深遠影響。此外,生活化的場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有利于提升其英語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