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文彪
(瑞金市九堡中學,江西 贛州 342500)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運用科學的方法加強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和發展,由于時代的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總量呈快速增長趨勢,知識更新速度越來越快,學生是無法在短短幾年的初中教學中全面掌握相關物理知識,所以應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習慣,尤其是需要引導學生依據個人學習能力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加上物理是一門具備較強科學性的學科,依據物理學科的特點合理運用科學的方法,不斷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綜合素質。
觀察法顧名思義指的是直接觀察物理現象,引導學生探索和分析物理現象的知識原理,主要包括了對比觀察法和歸納觀察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學作用。由于初中物理知識所涉及到的內容范圍較廣,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認真觀察和思考物理知識,對于各方面物理知識進行詳細的觀察和探究,尤其是需要針對差異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從而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觀察能力,有助于學生對初中物理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觀察法的時候,應當依據學生的實際觀察能力進行教學計劃規劃,在物理教學的不同階段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學習表現和情況明確教學目標,并及時更新和優化教學方法,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學習水平。
物理學科是一門實驗性較高的科目,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具有至關重要的教學價值和意義,所以實驗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非常廣泛。理論來源于實踐,只有不斷進行實驗和研究,才能深入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識,并有效推動物理學的發展。實驗法主要包括了間接測量法、實驗推理法、控制變量法和實驗歸納法,通常初中物理知識點非常多且繁雜,不同的實驗方法具有一定適用范圍,如在研究和分析科教版八年級平面鏡成像規律與噪聲物理知識點等,可以使用間接測量法;實驗推理法適用于聲音傳播介質等物理知識點的研究和分析;當學生無法深入理解壓強等物理基礎概念知識的時候,通過控制變量法的合理運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實驗歸納法在科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研究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
依據物理知識開展相應的實驗教學,并合理融入科學方法,使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更加形象化和生動化,便于學生能夠全面學習和掌握實驗教學相關物理知識內容,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
例如,科教版初中物理“凸透鏡的成像”部分的物理知識點一直是很多學生無法準確掌握和理解的重難點知識,結合實驗歸納法的科學運用,能夠讓學生清楚認識到凸透鏡的成像規律,有助于學生學習和掌握凸透鏡與凹透鏡的結構、對光線作用和成像性質等方面知識點。實驗歸納法主要是通過觀察和研究物理教學內容,并立足于相應知識的物理實驗,從而能夠獲取資料,依據這些資料對物理實驗記錄與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從中認真分析和探索物理知識的實驗規律,得到系統和合理的物理試驗結論。首先安排學生準備好放大鏡,并在艷陽高照的時候帶領學生到操場等場所進行觀察,還可以將放大鏡放在有字的紙張上方,會發現字體放大的現象,然后移到遠處觀察景物的時候會出現變小的現象,依據物理教材內容研究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和物體的位置之間的聯系,接著進行一系列的實驗和探究吧,能夠得到相應的實驗結論,從而能夠讓學生掌握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識點。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在物理教學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具有實踐性和操作性的顯著特點,由于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尤其是原理和公式等知識點對學生來說存在很大的學習壓力,因此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和研究物理現象。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認真觀察實驗中的物理現象,將鋼尺放置在課桌上,并伸出大概10cm的距離,教導學生認真觀察撥動鋼尺時發出的聲音和振幅,并引導學生學習從現象看本質,通過觀察物理現象探究物理知識本質,能夠讓學生親身體會到物理這門學科的魅力,從而有效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物理現在初中物理實驗中起到十分關鍵的影響作用,對滲透方法教育的教學意義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運用物理現象進行科學方法教育,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學習能力。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物理教育的發展要求,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滲透方法教育,加強物理理論知識和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便于學生詳細理解和掌握初中物理知識,確保初中物理教學質量。通過滲透方法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具體實踐,有助于充分激發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并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