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源萍
(貴州省劍河縣第二中學,貴州 劍河 556400)
為了進一步適應教育發展的新態勢,高中政治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然而,為了實現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教師就要不斷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注重開展對學生的情感教育。以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為教學要求,在課堂上發揮學生情感的作用,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同時,注重情感教育也有利于引導學生掌握為人處世的技巧,全面推動教學質量的發展。
情感是人的精神需求,日常生活中,人們對事物做出的選擇,對問題的思考大多由情感來支配。心理研究表明,人的感覺、記憶、思維等心智技能的發揮是受主體情緒狀態的影響。良好的情感狀態有利于發揮主體潛在的各種技能,簡單來說,就是學生在情感狀態良好的情況下會對學習產生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會樂于學習、樂于思考,反之,在不好的情感狀態影響下,學生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惡情緒,抵觸學習、不想學習。因此,情感有可以調節行動、傳遞信息的作用,情感在教育中有著重要的意義,會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產生深刻影響。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興趣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幫助學生培養活躍的思維。研究發現,當學生學習興趣強烈的時候,他們的注意力往往會更加集中,記憶力、思維能力也會達到最佳狀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師需要改變課程模式,利用多種教學手法,如多媒體技術、創設出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情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創設一些小游戲、小環節,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去感染學生,快速帶動學生的聽課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的思維和智力都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使得學生在積極活躍輕松的氛圍下學習。在這種狀態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就會瞬間拉近,學生會增強對教師的信任,這樣就會使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一種情感共鳴,幫助教師順利進行接下來的教學活動。
高中思想政治學科的課本教學內容雖然較廣泛,但程度不深,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同時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涉及的生活常識與人類生存發展密不可分,有利于教師身臨其境、設身處地地講授點滴感悟及肺腑之言。例如,在學習高中思想政治課程“商品的價值量”一課時,教師可以“借景抒情”,用校園生活中發生的“品牌手機荒廢學生學業”的部分現象教育學生不能愛慕虛榮,要求真務實。在學習“紙幣的產生和發展”時,教師可以結合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典型反腐案例,引導學生“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度”,不義之財不可取。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是教師情感教育滲透的重要依據,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及學習特點,恰當地利用思想政治教材中的教師情感教育素材,并進行拓展延伸,使學生對學習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論理解得更加深刻,進而實現增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意識及報效祖國意識的樹人目標。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需要建立完善的評價方式。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融入情感,站在不同的角度深入教學課堂,不僅要評價學生知識吸收效果,還要評價學生表達出的情感。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讓學生充滿自信地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一方面,教師要以學生的感知能力為基礎評價學生,提升評價的客觀性,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促使學生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這也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表達情感;另一方面,教師要創設反向評價體制,通過面對面談心、無記名信等方式由學生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增強師生的雙向互動,共同改進高中情感教學的評價方式,增強和完善情感因素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應用。
實踐活動是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的最好的方式。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心理需求出發,通過恰當合適的方式引導學生實踐活動,通過親身參與的方式,幫助學生進行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踐活動能夠轉變學生的精神狀態,幫助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之中,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實踐活動能夠使學生理解運用所學知識,更加靈活地掌握所學知識。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對某些問題各抒己見,展開討論,從而獲得正確認識。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勇于突破常規,轉變固化的思維模式,進行知識重組。另外,學生在互動和討論的過程中,學會明辨是非、取長補短,能夠學習興趣,催生情感體驗。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性格表現。在高中政治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不同學生的個性,根據學生的性格選擇合適的引導方法。同時,教師還要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更多發表自己見解的時間,讓學生可以在自由交流過程中全面展示自己的個性。進一步加強教師對學生的了解,幫助教師找到科學的教學方法。
總之,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滲透教師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師可以通過挖掘教材中涉及的情感教育素材,積極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以及結合課堂教學將情感教育滲透思想政治學科。教師情感教育的滲透讓學生深刻了解了人類生存發展和自然環境教育相互依存的關系,使可持續發展觀念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使學生順應時代的發展,自覺承擔起報效祖國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