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璐
(黑龍江省綏化市望奎縣東郊鄉中心小學,黑龍江 綏化 152000)
小學英語的學習,主要分為語言能力的運用和語言知識的掌握,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能促進學生英語學科能力的發展,改善傳統教學模式,有效的擴大課堂教學內容,鞏固教學知識,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小學英語教學和信息化教學有效整合,增強了教學的靈活性和便捷性,最終提升學生英語學科素養,優化學科教學效率。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教育信息化更是教育深化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的運用對傳統教學模式發出了挑戰,為了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學校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運用價值,在指導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促進學習能力的培養和學科素養的提升。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主要體現在:
信息技術的運用讓英語教學更加直觀和形象,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易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
信息技術運用的特點是知識豐富,節奏明快,能幫助教師創設情境讓英語教學更加高效。
小學英語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應以調動學生積極性為主,促進小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利用信息技術能幫助學生創設良好的口語教育情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讓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提升英語能力[1]。
傳統教學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忽視了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信息技術英語教學能營造出相對個性化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結合自身能力和興趣選擇,有的放矢,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
信息技術的運用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英語的活力,激發思維活力和增強自主探究的意識,促進他們語言能力的提升。
研究原則
1.活動性原則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的整合過程中,要針對小學生年齡特點,在設計課件是要遵循活動性原則,由易到難,提升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和多樣性,充分調動小學生多種感官,培養他們語言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加入課堂活動中去,以保證教學的完整性和高效[2]。
2.信任原則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教學要充分認識學生個體差異,盡管學生與學生在認知上存在差距,但差距是可以追趕的,要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所長,現代教育觀點中強調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就是強調發揮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參與學習和體驗成功的機會,有效的促進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每個人在課堂上都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促進全體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學生就如同花朵,教育的本質是讓每個學生長成不同的花,而不是一樣的花,也就是能夠尊重學生教學主體地位,充分挖掘學生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2233”英語教學模式對于英語教學的發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方向,亦是新課標中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具體體現。該模式的開展主要過程是:1學生進行前置學習;2.課堂組織集體交流;3.對于重難點和問題教師進行點撥;4.最后在進行小組交流,總結學習成果?!?233”主要是突出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意識的發展和提升。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有效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充分的發揮學生潛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增強學習動力,提升自信心,養成自主探究,主動參與,自主發展的學習模式,為小學生未來的發展夯實基礎[3]。
教師的素養和能力的提升是持續的,全面的,要求教師要熱愛本職工作,勤學善思,通過不斷的學習拓展知識面,提升專業技能和綜合素養?!?233”教學模式的整個過程都有老師的參與,因此對于教師的專業知識能力和綜合業務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不斷地加強教師培訓,提升教師職業素養和專業能力。不僅要熟練地運用計算機系統,還要針對教學中的重難點,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制作課件,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解決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脫節的問題[4]。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能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結合小學生的認知和發展特點,通過直觀,形象演示,讓學生增強感知,激發思維活力,增強學習自主性,提高學習能力,雖然信息技術的運用還在不斷的探索和發展但其呈現出的教學效果是被眾多教師所認可的,有效的改善小學英語教學現狀,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因此教師要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對課堂教學良好的作用,充分發揮其的優勢,優化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