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珍
(分宜縣第二中心小學,江西 分宜 336600)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教學過程中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學生學習的方式、教師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改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
科學技術的發展總會把最先進的生產力帶入到課堂中來,學校課堂也不再僅限于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將在學科教學中起到較好的輔助和促進作用,成為學生獲取信息、合作學習、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和構建知識的認知工具和途徑。新課程提出了新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革命,要求我們建立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方法和全新的教學設計。將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整合不失為一種好的教學模式,恰當地使用多媒體、網絡,以繪聲繪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觀事物,以圖、文、聲并茂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才能較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需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和創造力。在多年工作實踐中的嘗試,使我有了一些初步的體會與想法。
在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的課文離學生的現實生活比較遙遠,這樣沒有生活實際感受作為參照的課文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教師空洞的講解也很難起到預想的效果。采用多媒體技術把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聲情并茂的展現在學生眼,使他們能夠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想象,充分發揮學習主人翁的主體作用。信息技術在這方面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它可以使面向學生的教學內容生動活潑、色彩鮮艷、聲情并茂。形象生動的畫面伴隨著悅耳動聽的音樂與解說,能夠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功能,增加教學的魅力,改變傳統閱讀教學中學生單一的聽老師講的單調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進行自主學習。如在教學《故宮》時,老師將壯麗的故宮圖片以課件的方式呈現出來,并伴以詳細生動的解說,學生猶如身臨其境。這不得不歸功于多媒體,孩子們眉飛色舞的朗讀到現在仍令人記憶猶新。
關于人類獲取信息的來源,實驗心理學家赤瑞特拉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心理實驗。他通過大量的實驗證實,人類獲取的信息83%來自視覺,11%來自聽覺,3.5%來自嗅覺,1.5%來自觸覺,1%來自味覺。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樣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老師講解強得多。
在語文教學中經常會發現一些內容上比較簡單的課文。對于這樣的課文有很多學生在第一課時時就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內涵。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充分地利用好第二課時引導學生利用好語文課本資源呢?這個時候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到網上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不僅可以使學生對課文內容加深了解還可以對同類的情感在深度上有更多地認識,擴展語文課本資源。例如在學習《桂林山水》這一課時,學生在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可以利用網絡教室資源查找有桂林山水的圖片、視屏。學生對此興致很高,再針對自己查找的內容進行了討論,交流。學生們的集體榮譽感被激發出來,對祖國的壯麗河山感到無比自豪,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學生在個人鉆研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討論及其他學習活動,善于傾聽、吸納他人的意見,學會寬容和溝通,學會協作和分享。”這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F代信息技術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合作學習和小組協同作業來培養合作學習能力,與別的學生交換意見和看法,在交流中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我在教學《新型玻璃》時是這樣安排的:先讓學生在網上查找一些關于我國目前有關新型玻璃在生活中應用的圖片、介紹??墒沁@么多內容如果每一個學生都去完成,在一節課中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就將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小組分類對相關圖片、文字進行收集整理,在小組進行協作探究后,各小組把本組學習成果上交,由老師負責做成演示稿,在全班進行展示交流。這一過程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創新求異的精神。為學生的認識能力、個性愛好創設了廣闊的空間。
雖然信息技術運用于閱讀教學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成效。但同時有幾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重視。
在教學中,有時候會出現學生不是忙著欣賞照片,就是忙著欣賞錄像,邊看邊興奮地討論。盡管多媒體讓教學過程非常生動有趣,師生參與程度極高,但是教師和學生的注意力幾乎都被多媒體所呈現的內容所吸引,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精彩、生動、有趣的畫面,而對于課堂學習的主要任務,對作者語言的品味揣摩早已拋到九霄云外去了,信息技術搶奪了閱讀教學的地位。
俗話說:“一千個觀眾應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通過對文字的閱讀與揣摩來體驗作者的情感,想象作品的內容,發展思維。我們的許多語文教師精心準備好各種資料,竭力用觀看形象的圖畫或動畫或影片來替代語言文字的理解。殊不知這些“先入為主”的圖像剝奪了學生思維中將文字轉化成形象的思維過程,框住了學生豐富的想象空間。
情境化的教學環境因為有了信息技術不再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及,個性化學習和終身學習也因為有了信息技術而具備了客觀條件。信息技術與閱讀教學的整合是現代教育的趨勢和需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高度重視整合工作。在整合中我們只有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操作,才能使信息技術為我們教學服務,而不是我們被信息技術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