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芳
(重慶市巫山縣官渡初級中學,重慶 404700)
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使各個國家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國與國之間的溝通交流越來越密切。對于國際交往過程中語言的選擇與使用,美國語言學家曾說溝通過程中出現語音或語法錯誤是值得被原諒的,但違反講話規則的溝通容易被人誤解為不懂禮貌。因此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交際能力的提升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關注。初中英語作為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主要內容自然備受重視。
初中英語教材中滲透著眾多西方國家的元素,這些元素可以作為鍛煉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擴充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內涵的主要依據。通過對教材中所包含的西方元素的分析學生可以對西方國家的文化、人文思想等有初步的了解。在教材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適當將西方國家的文化背景、發展歷史、禮儀習俗等滲透進去,加強中學生對西方國家文化內容的認知。現階段,多媒體設備已進入成功進入課堂,這為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以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文時,教師可以在授課之前根據教材內容搜索整理與西方國家月餅、中秋節等相關圖片、視頻等,在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進行展示,然后就視頻或圖片中所展示的內容與中國中秋節的禮儀習俗、月餅形狀等進行對比。這樣一來,學生對于西方國家中秋節的歷史與習俗特點掌握的更加深刻,有助于學生正確認識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
要想充分挖掘教材內容中所包含的跨文化交際內涵,教師自身還需要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夠為學生樹立行動榜樣。基于此,學校要定期對教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培訓或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為教師教學、學習提供實踐平臺。
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發現英式英語與美式英語之間存在一定差異,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國家語言發展及應用的不同。因此,在初中英語學習過程中,詞匯的使用是最能直觀的體現文化差異的部分。以中國漢字中的“狗”為例,將狗應用到成語或句子中通常表達的是貶義。而在西方國家,人們非常注重與狗只見朋友關系的建立,對于西方國家的人們來說狗還是幸運的象征。
除詞匯以外,不同國家的英語表達在句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就簡單的打招呼而言,中國人打招呼的方式十分直接,可能會詢問近況、年齡或收入狀況等,而西方國家的人們打招呼通常以討論天氣為首,若貿然詢問其年齡及收入情況會被人為極度不禮貌。因此,教師可以將同一場景應用于不同的國家背景中,讓學生通過對話過程中語氣表達、注意事項等的不同進行文化區分,形成正確的文化認知。
總的來說,詞匯與句式是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主要輔助工具之一,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引導學生逐漸了解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并深入挖掘。
任何一個階段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一個過程,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為學生進行灌輸、引導。由于課堂教學時間及教學形式的限制,學生很難真實地體會跨文化交際的情境,也無法準確地對自己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行預估。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課外活動的形式強化學生交際表達意識。如舉辦電影模擬大賽,讓學生自主選擇一部具有文化色彩的電影進行重新演繹,對于語言表達流利,詞匯及語法運用出錯率低的學生可給予適當的獎勵。或者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劇情內容及對話進行改編,由教師對改編后的成果進行評價。通過該教學方式教師能夠更加清晰的了解到學生的應用誤區,減少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原則性錯誤。
主題活動的舉辦是豐富初中英語跨文化交際教學形式的主要組成部分。教師再學學過程中可充分發揮利用周邊資源進行思維拓展,創辦主題鮮明的實踐活動,幾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場景又能夠使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的教學效果得以提升。例如,教師可以以節日為背景,讓學生對不同國家的節日畫面進行手抄報設計。在此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發散性思維的運用,在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提升及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初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與文化發展是直接掛鉤的。要想在初中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就要將語言及文化視為統一的整體。以不同國家的文化發展作為入手點進行強化交際表達意識的培養,讓學生學會發現并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這一文化差異,將跨文化交際表達真正的滲透到初中英語教學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