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璟
(寧夏銀川市賀蘭縣德勝實驗小學,寧夏 賀蘭 750200)
以學生為主體的發展教學要把握素質教育在數學課程中的落實,在發展上不能只關注數學知識的學習,應將素質教育、能力培養和興趣習慣也作為重點內容,并且以小學生的年齡喜好和認知為核心,做針對性的教學組織,讓學生感受數學知識,體會知識的學習和應用過程,以此來構建高效課堂,使其可以在知識獲取中獲得全面發展。課堂是小學生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主要場所,對于基礎知識的教學開展要注重學生的想法和體會,將綜合發展與知識教學有效地結合。
在傳統教育思想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教學狀態都是講解分析為主,學生缺乏主動的理解和探究性地思考,而教師在行為上也忽視了數學抽象認識與直觀思維的落實。這就造成學生缺乏實踐參與,對于知識缺乏思維和思維的認識,更多的是理論性的記憶和應用,學習的過程中也就不能有所發展,缺乏自主發展和自我總結的過程。因此,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下,小學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狀態,讓學生可以參與到數學知識推理過程中,設計開放性的互動討論和分析,課堂中的數學知識學習成為探索和實踐的過程,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例如,《面積》這一課的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對于面積的直觀認識,并在課堂教學方式上多組織互動討論,讓學生表達自身對于面積概念的看法,從抽象和直觀兩個方面作引導,使學生對面積知識有全面地理解認識。這樣能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有感受和體會的提升,為知識學習下的全面發展奠定環境基礎[1]。
數學是基礎學科,以發展為根本的教學需要注重思維能力培養,讓小學生有個人想法和認識的提升,從而實現綜合能力的建立。數學思維能力的養成對于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和個人思維成長較為有利,可以促進探究、實踐、邏輯、分類等綜合能力的形成。但是對于小學生的思維培養要注重課堂中的學習思維主動性。首先,需要做興趣激發,讓思維變得活躍[2]。比如在《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中,可以利用實物和圖形來說數字的演示,讓數字的抽象性有直觀地呈現,增加課堂知識的趣味性,以此就能讓小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有思維理解上的探索。其次,需要針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引導思維探究,保證知識內容的有效理解認識。例如,在《認識時間》的教學中,就引入學生生活中的時間應用,以上學的時間、一堂課的時間等引導學生在思維上認識時間,并建立時間與數字換算的關系,這能強化知識理解,也能讓數學思維的邏輯性得到提升。再次,需要引導學生做高階思維的學習實踐,比如創新思維、分類思維等,這需要教師設計具體的問題和任務,讓活躍的思維在此方向上做主動思考,從而實現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在課堂中通過思維培養的進行,小學生的綜合能力都會有具體的成長。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立德樹人、開展德育教育,讓學生的思想品質和道德素質健康成長是重點教學工作。這在傳統的課堂中都沒有具體的實踐方法。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將德育滲透到數學知識的具體教學中,讓學生能夠在知識的獲取中有素質的提升。德育在數學課堂中的滲透應以學生的認知能力為主[3]。第一要挖掘課程知識中的德育內容,比如乘法表的數學史、《認識時間》中的守時觀念、《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的平等思想等,讓知識成為德育吸收的載體。第二要做好探究學習過程中的行為引導,比如合作學習中的相互尊重,實踐探索,實踐學習中的生活引用,讓學生感受行為的改變和個人思想上的認知內化。德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滲透并不會制約進行的效率,反而會讓學生有更多地體會和思維,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數學思想是小學階段數學教學的核心內容,學生認識和掌握了數學思想,在自主學習和數學解題中都能建立正確的方式方法,這對于未來的學習極為重要,可以推進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而數學思想的培養要以知識教學為核心,注重過程中的思想方式引導,讓數學思想帶動學生的學習。例如,在植樹問題和路程問題解決問題教學中,就可以從數形結合的角度出發,提升解決問題教學的效果,讓學生學會數據分析,并從中掌握數形結合思想的方法,正確的解題分析。
結論:總而言之,作為基礎學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應將學生作為主體,在教學行為上尊重小學生對于數學抽象知識的認識和探究思維,將數學思維的培養作為教學的過程,保證深刻地理解,并有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而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教育,這是小學生發展的根本,讓挖掘并將德育結合數學知識做出呈現,同時還要培養數學思想,使學生可以掌握數學知識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感受,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這樣小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才會有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