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平
(重慶市巫山縣大昌小學,重慶 404700)
在國內教育視野全方位改革與發展的今天,微課體現出了越來越明顯的作用。微課靠著短視頻形式呈現知識點,打破了空間限制、時間限制,并且趣味十足,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有了更廣闊的學習途徑和范圍,保障了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效果。當然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的使用仍舊有許多問題。一些教師沒有合理使用微課,課堂教學比較狹隘與局限。為提高教育效果,就需要改正問題。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抽象性突出,對于不少學生來說,此時的數學是最大的障礙和學習問題。微課本身短小精悍、印象直觀,并且教師可以重復播放,能夠將原本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讓學生更順利的接收知識。因此小學數學課堂上,如果教師可以合理使用微課,就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配合微課特點,創造教學情景,讓學生秉承高度注意力,進入學習狀態[1]。例如在學習《平移》的時候,該知識在生活中其實非常常見。不過很多學生雖然平時有接觸,但是沒有留意。此時教師就可以用微課展現各種物體的運動形式比如火車、電梯的運動等,邊播放視頻邊引導,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物體的運動特征,讓學生自己總結知識概念與規律,這樣的教學效果非常好。直觀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明白什么叫做平移,有效開發了學生的空間概念理解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分析、總結與觀察能力。學生意識到了知識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2]。
現代教育中,教師不要局限思想,教師要明白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會學而不是學會。教師要將教育的重心放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因為小學生年齡小,所以學習中會出現非常多的疑問,無法準確把握知識點。如果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學生就會出現理解偏差[3]。傳統教學中學生一般會用課余時間尋求其他人的幫助,但是這樣的方法會影響進度,并且有一些學生比較內向,這樣的方法并不適用于每個學生。微課本身就有答疑解惑功效。學生有問題可以自行觀看微課,一遍沒看懂就看兩遍。著重處理無法理解,十分復雜的內容。這樣的過程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自學意識,讓學生形成了獨立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圓的認識》的時候,這一課除了告訴了學生如何計算圓周長與面積,同時也包括了如何繪制圓方法。此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制作微課視頻,微課視頻中包括圓的各種知識點與概念,學生在課堂上如果沒有掌握教師所說內容,尤其是不知道正確畫圓的技巧,就可以自己看微課,了解圓規的使用方法。這種微課補充知識,開發思維的教學做法能夠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深刻的知識印象。學生形成了自學能力,并且有了個性化教育效果。
以成年人角度來看小學數學與內容非常簡單,但對于學生來說,大部分知識都是難重點。為了讓學生能夠突破難重點,掌握所有的知識,教師教學中就需要細化講解內容。當然過去教師在課堂上重復性講解知識浪費非常多的時間,并且無法照顧到所有學生。微課學習則可以改變這個問題。教師制作微課的時候有必要著重突出難重點,讓學生知道哪些內容特別重要、比較難以理解。讓微課呈現出偏重性特征,有追求、有目標的教學。如學習《比例》的時候,這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明白兩種量是不是比例,并且讓學生使用比例處理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比如放大、縮小的地圖。教學中,教師需要用比較常見的事物引導學生,將其添加到微課之中。如很多班級中的男同學都喜歡玩模型,模型中戰錘、高達、軍模是學生最喜歡的內容,這些模型有1比6,1比32,1比48,1比56,1比72,1比100等很多種比例。教師可以在微課中穿插畫面和知識點,讓學生在直觀的觀察中了解到比例知識的特點和關鍵內容。教師可以在重點部分,也就是如何使用比例知識部分突出字體、變換字體顏色,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形成更深刻印象。
結語:微課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直觀化了知識,明確化了教學內容和思路。學生在學習中更加主動、更加積極,完成了學生探究能力、自學能力引導和培養。學生在養成良好習慣,能夠自主預習和復習以后,自然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成果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