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何為形象力?形象力又分外在形象力和內在形象力。外在的形象力,從廣義的角度來說,凡是我們表現在外,能讓別人看到的東西,都屬于外在形象力的范疇,比如你的言談舉止,你的穿衣打扮,你的發型,你的表情以及各種禮儀規范等等。從狹義的角度來講,外在形象力就是我們每天的穿著打扮。而內在的形象力,體現出來的是我們的氣質和涵養,不管是外在還是內在,到最后,都會通過你的言談舉止表現出來,傳達出去。筆者認為形象不止內外兼修,還代表了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內涵,代表了一個人的精神面貌,更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是當代職業女性必備的一項職業素養。
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指出了高職教育面臨的新挑戰。高職擴招100萬是促進穩定和擴大就業,實現高職教育高質量規模發展的重大舉措,高職院校在迎來發展利好的同時也面臨更嚴峻的挑戰。隨著高職擴招的開展,高職女生數量逐年增長,高職女生群體的教育不容忽視,如何更加重視高職女生培養,提升高職女生形象力,使其成為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現代職業女性,并在職業發展中發揮所能,得到業界以及社會應有的肯定,是身為高職教育者必須要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議題。
目前高職院校女生普遍是98后、00后,新時代的女大學生有著獨特的生理心理特點、個性氣質和才華能力。盡管高職院校女生中不乏陽光朝氣、人生目標清晰、社會責任意識感較強、刻苦學習專業知識、主動提升職業素養、依靠自身努力實現自我價值的優秀女生,但我們也不得不認清現實,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逐步深入,全球背景下多種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新舊價值觀念進行交鋒,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日益多元,這對于正處在價值觀形成期的女大學生的影響尤為深遠,部分高職女生的素質狀況不容樂觀。
筆者在所在學校做過一項關于外在美的調研活動,以98后和00后女生為調研對象,調研問卷涉及對外在形象的認識、提升外在形象的方法、影響外在形象的因素三個方面,結果顯示,97.7%的女生認為容貌在外在形象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89.6%的學生認為社會存在“以貌取人”的現象,在求職面試中長的漂亮的女生成功率比較高。98.6%的女生愿意學習化妝技巧、美容護膚、形體訓練等知識,希望通過提升化妝技能提高自身外在形象氣質,15%的女生表示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慮通過整容讓自己的五官更精致。以上調查結果顯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重視外在美本身并沒有錯,可是如果將外在美作為唯一審美標準,忽略審美的差異性,將容貌美上升為一切標準之上,片面地追求外在形象而忽略了內在修養的提升,那就和素質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由于高職院校中女性教育尚未健全、傳統家庭教育又存在缺陷,再加上傳統價值觀念的影響、以及現今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傳播的誤導等原因,部分高職女生個人主體意識缺乏,依附性強,獨立性差,在自我選擇、自我規劃、自我塑造、自我成長等方面還存在一定偏差,導致目標模糊、生活迷茫、學習懶散、行動力弱、自信心缺乏。部分高職女生對自我的認知較為片面,過度關注自我,忽視對他人的關懷,人情較為冷漠,社會責任感不強。
通過現代化的調查研究手段,筆者通過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近350名高職女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了不記名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三年來高職女生職業價值取向呈現多元化趨勢,絕大多數女生選擇與專業相關的職業,部分女生選擇自己喜歡或者擅長的職業,小部分女生選擇自主創業。在后續跟蹤調研中,發現這樣一些現象,很多選擇專業對口的女生,辭職率高達40%,調查原因顯示大部分女生表示職業期望與實際情況脫節,不堪承受工作壓力和人際壓力,職業競爭力較弱,于是選擇主動退出。選擇自主創業的女生情況也不樂觀,大多數人迫于競爭壓力選擇退出,自動“啃老”。雖然高職女生中不乏追求職業興趣、具有社會責任感、能客觀判斷自身條件、正確定位并不斷努力培養職業素質和職業能力者,但我們也應正視,部分女生的職業期望與實際行動脫節,在職場競爭中缺乏意志力,不堪重負、不愿吃苦、不愿付出更多的勞動,工作能力不足,職業素養較低,沒有長期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理想,職業意識淡薄。
針對以上現狀中的問題,筆者認為高職院校必須采取較為有力的舉措來提升高職女生的形象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
高職院校中不乏各色的形象課程,尤其是金融、酒店、航空等服務相關專業院校設置的形象課程并不少見,化妝技巧、女性形象塑造、服飾搭配等等課程受到了廣大高職女生的歡迎。但是這些課程大部分是教授學生怎樣變漂亮以迎合大眾審美和職場需求,卻忽視了開課的初衷和內在使命。學習形象提升類的課程,不僅可以幫助女生們了解職場需求,明確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提高生活質量,增強愉悅感和幸福感,更重要的是能夠培養女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審美能力,美是由內而外的,美是一種綜合素質。
社團活動是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創建一個良好的校園女性文化環境,對于女大學生的教育和影響起著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積極作用。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創建女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有意義的社團活動來提升形象。比如作者所在學院已經成立了禮儀社團、漢服社團、淑女烘焙社、服裝表演社團、茶藝社等以女生為主的學生社團,號召師生形象自律,通過每年的淑女文化節來比拼才藝,展示良好形象。
校企合作培養是高職教育的一個重要特點,一方面,高職院校或二級學院可以和企業合作創建素質教育平臺,比如作者所在學院已經和萬事利美麗學院合作建設女生實踐基地,合作開設絲綢文化、絲綢服裝表演、絲巾系法等諸多課程,讓女生們有更多學習相關技能和展示自己的機會,從而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和審美能力。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邀請本校畢業、已經成長為企業骨干或技術能手的女校友返校開展講座,通過互動交流的方式向在校女生介紹人生閱歷、職場經驗,并通過學校公眾號、校內宣傳欄等渠道宣傳其職業與生活上的成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榜樣現身說法,這對在校的女大學生來說無疑是最生動和有力的教育案例。
為人師表、身正為范!高職院校應當積極促進教職工加強學習,提升形象。在教職工當中開展職業形象培訓、邀請相關專家組織講座等形式,來有效改善和提升教師的形象管理能力。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教師隊伍必須懂得身教重于言教,正人務必先正己的道理,重視自己的形象管理,塑造良好的教師形象,以良好的形象來警醒自身,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培養出高素質、具備良好形象的復合型人才。
女性形象教育對高職院校女生形象力的提升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形象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逐漸積累的過程,作為主體的高職院校女生需要自身不懈努力,而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也是不可或缺的,高職院校應著力整合校內外優質資源,更加積極地助力女生形象教育,提升形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