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明德理工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4)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時代,微課的出現成為一種新的知識傳播的方式。為高校的英語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更大的學習空間。對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微課作為一種新的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教學模式,很多教育和技術專家提出了微課的定義。張一春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生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境展開的剪短,完整的教學活動。總而言之,我們會發現,微課是時間短暫,內容明確,有明確的教學內容和目標,以流媒體的形式向學生授課的獨立短小的課程。
微課以教學視頻為核心內容,一般時間為6-8 分鐘,一般不超過10 分鐘。因此和傳統40-45 分鐘的傳統課堂相比,一節微課時間更短暫,簡明,也被稱為課例片段。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為主,進行一對多的課堂教學。微課采用一對一的教學情境,通過網絡,多媒體等信息技術,創造了更便捷的教學情境,突出了雙向性和參與性。
微課堂中,一個課程就是一個主題,研究的問題來源于教學具體實踐中的問題,授課內容更簡潔,突出教學內容中的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相對于傳統的復雜的教學內容,微課的教學內容更少,但主題更突出,更集中。
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更強調教師一人的講,即重視教師的教。而微課堂更注重學生的學,因為時間短,內容量小,更適合傳播,適合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教師從傳遞者變為組織者和協調者,而學生也從被動學習轉為學習的主人。
微課選取的內容一般要求主題突出,指向性明確。它以視頻片段為主線,進行統整教學設計。將相關資源整合成一個完整的主題單元資源包。學術可以在線流暢的觀摩課例,查看教案,課件輔導資料,完成作業和測試。給教師和學生創造了一個微小但完整的教學資源環境。教師和學生在這種真實的,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實現能力思維的提升,同時提高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業水平。
傳統授課教師在完成課程任務,無法及時有效地得到學生的反饋。微課堂模擬一對一的教學情境,教師在短時間內集中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及時聽到評價,收到反饋信息。對某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也有了迅速地了解。較之傳統課堂可具有時效性,也具有更強的針對性。
針對微課的特點,和傳統課堂的區別,教師在微課設計過程中就要考慮到微課的特殊性,改變傳統的備課方式。微課的主體應該是教師,但同時因為涉及到大量的設計開發和應用的技術,微課的設計和其科學性,藝術性以及技術性都密不可分。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分鐘,但也需要良好的設計,能夠解決實際的教學問題,而且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在設計課程時,應考慮到一下因素。
微課以PPT 課件為核心內容,因此PPT 的內容設計需要具有啟發性。PPT內容應當簡練,一目了然。如果文字太多,學生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PPT 的文本閱讀上,那么教師的引導基本起不到有效的作用。因此PPT 的文字應當言簡意賅,列舉出每部分內容的主題。
另外從美學的角度來說,PPT 畫面應該淡雅清新,不出現和內容無關的東西。所用背景和圖畫都是為了烘托文字和主題,不能雜亂無章,分散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學生受到不必要的干擾。
微課視頻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視頻的畫面不應該太過雜亂,否則導致學生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教學效果。教師在視頻中采用的講解語音應精煉,有條理,針對重難點,不出現多余的話語。有助于學生在有限時間內掌握最重要的內容和主題。
英語專業的學習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以及實踐和應用能力。而微課的核心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得學生的自主學習成為可能。
微課利用流媒體的形式,創造多樣的情景和豐富的主題。使得學生能夠從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入手,增強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另外,微課的每一個單元課程都圍繞一個具體的話題或文化主題展開,每個單元都有不同的學習主題,這樣的以主題為基礎(Theme-based)的學習,有助于促進英語專業學生展開跨文化交際的能力,提高學生針對具體問題的分析能力。逐步引導學生成為自主的學習者。
英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最終的目標是借助更真實的輸入性語言活動,實現輸出性語言任務的目標。因此基于微課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大量運用多媒體的手段,搜集篩選合適的語言材料,創造真實的語言學習情境。另外微課的特點是深聚焦,將教學內容以圖文,動畫,影像等手段,直接生動地將語言學習任務呈現在學生面前。相較于傳統的重知識羅列,輕語言應用的英語教學模式來說,更具有優勢,能夠呈現出更真實,完整的情景和任務。
綜上所述,基于微課的英語教學已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內容,微課在提供跨文化知識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相關視頻能夠形象真實地展現跨文化交際。微課教學平臺為英語專業的教師和學生都提供了更大的學習和教學空間。信息時代要求教師和學生與時俱進,只有英語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才能更好地增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