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賜濤
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陜西 渭南 714099
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悠久、璀璨星河。在世界歷史文明文化發展過程當中產生的中華傳統文化,尤其是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蘊藏著中華兒女最重要的精神期盼,是我們民族特別的精神追求,也是我們民族艱苦奮斗、不斷發展的精神食糧,是社會主義發展的精神來源,是新時代中國發展壯大的明顯動力,對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為此,我們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具體來堅定我們的優秀文化的落腳點、可持續我們的優秀文化的遺傳:一、完善黨課教育體系,講好中國故事;二、豐富社會實踐活動,弘揚中國精神;三、搭建文化宣講平臺,傳播中國價值[3]。
一個國家的標識標志,某種意義上會是這個國家的文化,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才能讓其他國家和民族更好的理解你、感受你,所以文化至關重要。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我們要對內對外“講好我們的故事,傳播好我們的聲音”的思想和要求。簡言之,對內講好故事我們一直在路上,而最難的就是講好我們的優秀故事,那就要求我們必須掌握如何講好我們的故事。新時代的中國,我們迫切要把我們的聲音傳播出去,迫切要把我們的歷史淵源的好故事、優秀的故事講給世界聽,傳播我們中華兒女熱愛和平,愿意跟其他各個民族共同發展的愿望講給世界去聽。
與此同時,伴隨我們國家的改革開放步伐的穩步推進,我們國家也就伴隨著產生了包括收入水平有差距且較大、病人和醫生的沖突頻發、“四個意識”淡化、核心價值觀被曲解等痛點,這就必定在某些方面影響我們黨在勞動人民群眾中的印象和人民群眾對我們黨的信心,且會在某些程度上打擊勞動人民群眾對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給“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帶來阻礙和困難[4]。
為此,要培養廣大學生黨員做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踐行者,需要完善黨員教育體系。第一點是要搭建學習平臺,要充分發揮各級黨校這個的主要方式和主要堡壘作用,搭建教育培訓平臺,規定每年教育培訓時間,完善我們的教育培訓基地設施,足額安排聘請黨課教師,做到我們的每一位黨員平均每一年都能按時參加至少一次的聽課和學習。同時,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搭建黨員在線自學平臺。開辦黨員學習網,規定學習時間和要求,通過邊學邊考、累計學分考評的方式督導學習。再者,第二點是要規定學習內容。如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等和國家相關法律以及法規成為我們學習的必要內容;經濟、外交等方面的知識按層級和行業有選擇性地劃分必學內容和選學內容。第三點是要明確學習形式。除教育培訓、在線自學、電視選學形式外,要加強有核心的學習策略,明確參加人員、學習周期和時間、題目擬定、學習方法、考核辦法等要求,尤其是在考核辦法上要有具體措施。要建立主題宣講和形勢政策教育制度,明確主題宣講和形勢政策教育的周期時間、主講選題、參加人員、目標要求等,使主題宣講和形勢政策教育成為一種常態。此外,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實際情況,時常組織開展包括專題主題類的報告講座、觀看紀錄片、有獎知識比賽、交流切磋會等學習教育活動。除了以上三點以外,還可在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和建立考核考評和獎懲制度方面做出努力。
眾所周知,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的同時,積極參加各類社會的實踐,是每一位黨員提高自身的必經之路。必須通過實踐的有序開展,才能把所學到的知識理論和實踐中的收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才能更好的指導理論,才能更好的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使得中國精神落到自己的肩上[5]。
為此,要引導廣大學生黨員認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參與到弘揚中國精神的隊伍當中,需要豐富他們的社會實踐。第一點是要開展黨員學習黨大會的新知識和對國家、新聞大事進行討論、發表意見并實施措施,同時組織進行學術交流,邀請優秀黨員以座談、演講等給予職場上或道德上或學識上的幫助和培訓,寫心得體會,交流學習經驗,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起到黨員的模范帶頭積極作用。第二點是要安排學生黨員時常對校園內外進行衛生的清掃工作,幫助經濟困難或身體不適的同學,每月或者每周到校外幫助特殊學校的孩子或愛老敬老社區的老人,每學期開展公益類的各項活動,開展包括免費義務演出,收集舊書、舊衣物等以特色黨員活動捐獻給當地的紅十字會或者特別困難的地區,還有義務獻血,利用寒暑假開展“三下鄉”幫扶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還有社會義務者,比如志愿暑運或者春運等社會實踐。第三點是要組織學生黨員集中或單獨觀看“厲害了我的國”、“輝煌中國”、“中國這五年”、“我和我的祖國”等優秀記錄影片,感受祖國的強大來自不懈的實踐,堅信“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正認可工匠精神、中國精神。
堅持我們優秀文化的觀點、傳播我們優秀文化的脈絡,既不忘本、亦不保守,站在新時代、面對新未來,將中國的優秀精神和中國的精華價值強本固原,讓優秀文化的傳播度、知曉度和震懾力得到加強,需要搭建特色“文化宣講”平臺,讓傳播中國價值蔚然成風[6]。
為此,要引導廣大學生黨員認可中華文化的輝煌,積極參與到傳播中國價值的隊伍當中,需要搭建切實可行的“文化宣講”平臺。第一點是要每逢中國節日組織學生黨員團隊進行“我們的節日”宣講,覆蓋各年級各班學生,學生黨員不僅能夠做到以身作則,更能給其他同學廣泛宣傳和普及,節日氛圍明顯濃厚。第二點是要學生主動以講仁愛、守誠信、儉約自守、自強不息、孝老敬親等優秀價值理念作為自己的行為規范,指導日常學習和生活,善于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答案。第三點是要突破院系班級的常規建制,瞄準“宿舍”這個“學生時間集中地”,補齊“傳播中國價值最短板”。在學生當中以二級學院為基本單元分設學生社區黨支部,建設黨建中心等平臺,集合“黨員活動室”等多項功能,真正做到讓中國價值內容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