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第二實驗小學,河南 商丘 476000)
當今社會,教育改革的已經在我國教育事業(yè)上,生根發(fā)芽,并且開花結果。在新課改的改革下,許多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根本無法跟上現代教學的步伐。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要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視為重點內容,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不僅能夠讓學生產生愿意、樂于學習的欲望,還能夠在潛移默化中發(fā)展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為小學生們建立起以快樂為基礎的有效教學風格,才能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取得預期成果;有學生以快樂的心態(tài)學習美術,才能發(fā)現美術的真正樂趣。
學生沒有認識到學習美術的重要性,因為不是學習主科的原因,很多班主任對學習美術沒有達到充分的重視程度,小學生本來自控能力就差,主動學習能力不強。學習重點要教師積極引導。但是很多學生對于美術沒有具體的概念,就認為美術就是畫圖畫的課程。這是不對的,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引,讓學認識到美術是什么,美術會給我們帶來什么。為什么要在小學教育課程中,開設小學美術這門課,很多班主任就是管好班級紀律,學好數學語文就可以了。這種想法嚴重的背離了國家教育改革的主旨。對于學生的德智體美整體發(fā)展,成為社會建設的有用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因為小學生的對“美”的理解和認知還不夠深刻,若想實現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目標,僅靠現有的教學方式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中還要以“美”為風格,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美”的理解和認知。首先,教師在教學中傳授學生美術知識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對點、線、面、三原色等基礎美術常識進行認識;其次,在教學中設計與美相關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發(fā)掘“美”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最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有價值的作品,在增加學生感悟的基礎上,還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鑒賞能力。例如,在《春天來了》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向學生簡單介紹春季的月份外,還要引導他們春天的繪畫方式,如中國畫、油畫、水粉畫、油畫棒畫、水彩筆畫、彩紙剪貼等,以啟發(fā)學生采用更多的表現方式,盡情地表現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說一說不同畫有哪些特點,比如說圖案、形狀、顏色搭配等。然后在組織學生以小組討論的方式談一談自己心中具有“美”的春天是什么樣子的?它的“美”體現在何處?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與同桌或小組成員共同制作各種季節(jié)的圖片資料,讓他們通過動手操作與實踐,加深對“美”的理解和感悟,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
課堂教學質量以及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與良好的教學氛圍有著直接關系。所以,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立足于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發(fā)展特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愉悅,沒有壓迫感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的同時,對教學目標的實現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中,多媒體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實施,不僅能夠賦予課堂新的活力與生機,所具有的圖文并茂等特點,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簡化他們的學習過程,使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升。例如,在“紙品樂陶陶”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并所收集到知識與教學內容相整合,以 PPT 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當學生看到利用各種紙材進行藝術塑造、色彩鮮明、有著極強表現力,能夠產生淺浮雕的效果,就會產生一探究竟的欲望。這時,教師可以選擇幾個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孩子們通過靈巧的小手把皺紋紙制作成大大小小的紙團,五顏六色的紙繩,組合成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如:美麗的花兒、豐收的玉米等等,搓一搓~扭一扭~一個個調皮的紙團紙繩變成了美麗的花兒,然后讓學生寫一篇觀后感。也可以在課堂上舉行了“小小展示會”~ 每一個小組派出代表介紹自己的作品,把制作過程分享給其他同學一起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在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增長見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發(fā)展他們的美術素養(yǎng)。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若想真正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的目的,除了重視知識的引導外,教師還應突破課堂教學的束縛,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一睹外界的風采,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藝術的魅力,讓審美能力在耳濡目染下得到提升。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組織并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抒發(fā)情感、充分想象、釋放天性,并以不同形式的作品訴說著自己對萬物的見解以及蘊含的審美素養(yǎng)。例如,在“校園真熱鬧”教學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感受校園的熱鬧所在,比如教師在各個辦公樓穿梭的身影、操場上熱鬧非凡的體育課,還有竊竊私語的花兒小草,等等。當學生在感受熱鬧氛圍的同時,教師還應讓他們以“動起來的校園”為主題,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審美進行創(chuàng)作,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用五顏六色的畫筆進行描繪。此外,教師還要做好作品評價,評價方式分為師生評價、生生互評等,以此幫助學生的樹立學習信心,促進審美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我們要通過營造探究的氛圍來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小學美術教學只有讓學生有一種期待,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新奇,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才是有效的教學。教師只有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有吸引力,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才能構建有效的教學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