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立立
(蘇州工藝美術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104)
目前,在新媒體技術不斷進步發展的條件下,接收信息的手段也在變化。對于平面設計而言,其設計方式也在因媒體平臺的變化而與過往不同。在這個新媒體背景之下,其作品功能會變得更強,可為人們帶來更多的信息。就平面設計來講,一般都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它既推進了動態化平面設計的發展,也讓作品的設計質量變得更好。
1.新媒體的內涵
就新媒體而言,“新”只是一種相對概念,它同傳統廣電、報刊存在著一定差異。在科技更新發展條件下,新媒體呈現出很多形態,一般有網絡數字、數字雜志與廣播、移動電視等。它屬于一種傳播信息的重要中介,能夠接收信息,并且更為廣泛地傳播開來。
2.新媒體的特點
首先,新媒體的出現,很好地增強了信息傳播的即時性。通過傳統媒介手段,人們獲取信息一般都要經歷一些時間,所以,信息在這段時間內極有可能熱度已經過去了。但在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方面的速度極為快速,并且也很準確,人們能盡可能早地收到最新消息,這使其在傳播過程中消耗的時間減少。
比方說,微信以及騰訊新聞端等,均屬于傳播信息的重要渠道。其次,依靠新媒體,讓接收端趨向于移動化。借助數字技術,受眾只要在網絡條件下使用手機,不管是在何處,都能很好地接收并傳遞信息。這種形式同傳統媒介有很大不同,如報紙等,其移動化特征更為顯著,且受空間限制較小。
1.動態化平面設計的內涵
平面設計的動態化,主要相對于靜態化而言,它可以讓平面設計依靠圖像以及色彩等形式,較為動感地呈現出來。
平面設計的動態化,不但重視改善平面設計的相關要素,也重視呈現空間方面的動態化。而新媒體則為其帶來了功能方面的重要支持,依靠各類軟件的功能,使動與靜更好地結合在一起。
2.新媒體時代平面設計特征
如今,新媒體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以及工作當中,特別是互聯網使信息傳遞變得更加迅速,而信息交流的手段也轉變得比較徹底。目前,視頻化、網絡化均屬于信息交互里面非常主流的形式,這使得受眾在其審美標準方面也出現了一些變化。在這種背景下,動態化漸漸地超越靜態化而成為主流,成為平面設計在今后的重要發展趨勢。同時,媒體形式不斷增多,這為平面設計的動態化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基于全球發展形勢,新媒體給平面設計的繼續發展帶來了很好的機遇,然而也對其理念帶來了新一輪挑戰。如今,在一些西方國家,新媒體已較為頻繁地運用到了平面設計相關領域,應用效果也很不錯。而在國內,因為我國的計算機等技術起步較晚,在新媒體應用方面仍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形勢下,我國數字化的平面設計一般有兩個特征:其一,重視的是動態化平面設計,該特征一般是引用西方的現代設計相關理念;其二,重視對傳統藝術當中的一些藝術價值進行挖掘。在平面設計的作品里面,我們通常可以看到不少傳統的元素。從整體上看,盡管動態化發展較快,但不管是數量還是產品的質量,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在如今的新媒體時代,怎樣才能既繼承傳統藝術的相關價值,又能做到推陳出新,讓動態化的設計水平變得更高,這是將來平面設計應當繼續努力的一個方向。
在傳統平面設計中,受到印刷工藝方面的影響,展示效果通常都不夠理想。然而,依靠數字化媒體等,平面設計能夠借助數字化信息手段實現分享及傳遞,最大程度地讓設計保持在最初的理想階段,特別是很多高新科技顯示器,能夠高質量地展示圖片。
在新媒體盛行的時代,時間顯得極為寶貴,每分每秒均可能產出巨大的價值。因此,在當前時代,動態化平面設計實施時,應當不斷地提升設計方面的速度。這樣要求的目的在于讓傳播的效果變得更好。
在新媒體平面設計過程當中,因為受眾在審美心理上還有一些差異,所以,在平面設計實際展開的時候,應當根據受眾的不同來完成個性化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出新媒體背景下平面設計個性化方面的特征。
總的來講,在新媒體時代條件下,動態化平面設計應當重視在設計上進行創新,同時也要重視其時間性和個性化。
這需要不斷地從上面三個維度來提升,從而讓平面設計更好地滿足當前時代的要求。
如今,數字化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設計師思維方面也與過去有很大差異。在傳統美學等有關理念基礎上,平面設計同如今的多媒體技術實現了科學融合,使其變得簡單化,質量也有所提高,其主要表現是,在平面設計當中,已沒有那些繁雜且顯得多余的圖形,其傳遞信息變得較為直接。
其中,在排列元素方面變得更加實用,遠遠超過其裝飾性功能。除此之外,設計師還能動態化地處理信息核心的部分內容,把那些陪襯的部分通過靜態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如此一來,極大地增強了設計層面的視覺效果,讓整個作品的中心凸顯了出來。
針對平面設計的基礎而言,其動態化主要包含了色彩、排版、文字與造型方面的動態化。一般說來,文字動態化主要是將文字依靠動態的形式加以展現,這就讓文字在其表現力方面變得更好。除此之外,造型動態化則依靠圓變方的辦法,在其他造型設計之中同樣適用。而對于色彩,其在平面設計中顯得較為特殊,它能夠同文字以及造型等一起呈現出來。也就是說,相較于其他的設計要素來講,色彩屬于這些要素的共有附屬品,可共同搭配以達到動態化效果。
在動態化平面設計相關需求不斷增大的情況下,平面設計的軟件在實踐中應做好更新,同時增添關于動態化表現之類的功能。如今,多媒體在這類設計中也出現得很頻繁,動態圖形設計則很好地整合了時間軸以及音頻等,因此可能涉及各種制作類的軟件。現階段,Adobe(美)研發出來的 AE,還有蘋果出品的 Motion,都有很強代表性。AE 被叫作動態的 PS。以 AE 為例,其完成圖形動態化的原理同 PS基本上是一樣的,均要求編輯關鍵幀,然而依靠計算來得到補間信息。它最突出之處其實是有各種內置,并可借助第三方插件掌控圖形變化,這樣所帶來的動態效果相對于 PS 要更好。現階段,平面設計漸漸地形成體系,在這套體系里面,主要包含繪制以及合成等,而動態化設計就是這當中重要的一項產物。
動態化平面設計在新媒體時代的運用有很大優勢,主要是有技術支持。其在動態化發展過程中,留給了受眾非常大的交互空間。有鑒于此,受眾同設計師可能不再相互孤立。在現代的平面設計中,設計師同受眾展開的交互活動因為新媒體變得更為頻繁,設計師可從受眾反饋找到作品改進的重點,從而滿足受眾的合理要求。并且,受眾在同設計師交流時,就等同于參與了作品設計,這樣受眾也就更易接受作品。在當前社會,商業信息由于較為繁雜,且量比較大,所以,針對商業廣告而言,不少人都可能懷著排斥廣告的心理。與之相比,受眾對公益性廣告可能更加認可,設計師也要重視受眾的這類心理。
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也在不斷發展,平面設計的運用越來越廣泛。在這種背景下,平面設計,不管是傳播效率,還是傳播質量,均顯著提高。在動態化設計層面,不僅是平面設計實現了藝術性創新,同時也與傳播、營銷等商業化設計中的有關內容進行了融合,這也是在視覺傳達上實施綜合性創新的一種體現。在此類創新方面,設計師要重視設計要素各種關系,借助新媒體的有關技術,更新設計理念,以便為受眾和客戶設計出優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