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朗
(貴州民族大學 貴州貴陽 550025)
少數民族是整個社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眾多多民族國家的存在,使得少數民族權利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F如今,國家形勢一片大好,每個民族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都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少數民族理應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平等保護。同時,該群體在歷史和現實生活中的弱勢地位要求在適當的情況下給予特殊待遇,以實現實質公平。
我國所實行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治制度,目的是為了實現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促進國家和平穩定發展。少數民族在管理自己民族的內政上享有自治權,即支配本民族的內政。
“少數民族”一詞在字面上被定義為“以民族、宗教、語言集聚在一起的少數群體人員”,但事實上,各個國家對少數民族的認識也并不統一,每個國家根據自己的國情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定義,比如中國,國家法律規定少數群體的民族為少數民族,而其中的少數群體并不包括宗教信仰或語言一致的少數人。少數民族權利保障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對維持社會和平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各民族群眾作為國家的組成成員,理應享受國家法律所賦予的公民權利,但少數民族作為特殊群體,為保障少數民族權利,國家還賦予其享有特殊權利。少數民族權利不僅包括整個少數民族群體的權利,又包括少數民族成員的個人權利。在中國,各民族之間應一律平等,所有的民族社區,無論大小,無論人口多少,無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是否一致,都應該享有相應的社會權利并履行相應義務。對于少數民族這一特殊群體,國家對其進行了特殊保護,以保障少數民族權利。
雖然我國通過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以及其它法律法規制備了一套民族法律體系,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如相關領域的立法空白、一些地方所制定的法律法規照搬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缺乏針對性,并且實踐性不強,在相關規定中過于模糊、對于民族問題的立法不多,造成少數民族權利的保障過度依賴相關政策、對少數民族權利的保護機制尚未完善等等。
除此之外,我國對散居的少數民族群體的保護有待加強,這些散雜居的少數民族群體大多生活在經濟教育相對落后的偏遠山區的農村,生活資源匱乏,生活水平較低,缺乏社會保障及立法體系。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必然會帶來一定的環境問題,對少數民族聚居區的生存環境造成破壞,雖說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環境法,但針對于少數民族的發展權和環境權的立法還存在很多不足。國家對少數民族權利的特殊照顧,造成了一定程度地逆向歧視,如對少數民族學生的高考照顧政策,雖說是對少數民族學生的照顧,但在一定程度上對漢族學生造成歧視,造成少數民族學生的積極性下降、一些漢族學生遷移戶口成為少數民族享受加分政策等負面影響,雖然國家加強對民族成分的審查機制,但是一些不公平現象仍然存在。
民族區域自治不僅是促進各民族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平等發展的制度保證,而且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保證。在我國,實行民族地區自治體制后,少數民族的權益得到顯著提高,首先是民族地區自治確保了各民族和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享有本國區域自治權,法律也賦予了各民族自治區政府機構的自治權,同時也賦予了少數民族公民的自治權,保障了國家和地區的自治。少數民族公民在國家機關擔任職務的權利,從根本上保護了少數民族基本的權利。另外,少數民族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權利也得到基本保障。
國家應對少數民族權利的保護把握一定的限度,改革開放后,我國對少數民族實施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如高考加分、優先錄取等等,國家應重新審視這些優惠政策,減少各民族之間的摩擦,塑造良好社會風氣,以促進民族團結和國家穩定發展。對于濫用少數民族特權的民族分裂勢力,國家應堅決打擊,堅決遏制民族分裂的宣傳等有害民族團結的行動。對于國際上利用人權問題無端指責我國民族權利保護問題,我們應給予輿論回應,要注意防范國際勢力在國內進行民族分裂活動,堅決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事業發展。
當下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在疫情及其防控的影響下,我國的民族問題一直都面臨著嚴峻挑戰,因此,在當今國際新形勢下,我們要自信地處理國際社會中的人權問題,努力維護各民族關系,做好本國民族工作,這對維護邊疆民族團結與國家穩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