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杰
(焦作市看守所 河南焦作 454000)
看守所是依法羈押被逮捕、刑事拘留的人員的機關,流動性強且人員相對密集,不僅涉及在押人員的流動還涉及辦案人員以及律師、后勤保障人員的的流動等,這無疑對監所疫情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預判風險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要增強風險意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做好隨時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準備。對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挑戰,要做到心中有數、分類施策、精準拆彈,有效掌控局勢、化解危機。[1]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疫情的隱蔽性、突發性進一步增強。疫情防控初期的辦法已不能滿足和適應常態化疫情防控需要,因此,依據公安部監管局《關于進一步做好公安監管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通知》,結合看守所實際情況,提出做好看守所疫情防控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堅持在上級黨委領導下,與衛健部門加強聯系溝通,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和信息上報工作。成立專門的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所長任組長,是第一責任人,教導員任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任成員。領導小組負責每天檢查落實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統計上報當天值班總體情況(包括收押人數、疫情防控、重點人重點病號等情況);負責醫務工作的所領導負責與衛健部門的溝通協調。二是突出黨建引領。疫情防控期間,設立黨員先鋒崗,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三是加強典型激勵。指派專人作為戰地記者,奔波于各崗位之間,挖掘新聞素材,及時收集掌握“戰疫”過程中隊伍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事跡,大力開展正面典型宣傳,傳播監管正能量,提振隊伍作戰士氣。
一是為防范工作人員輸入風險,看守所應每月定期組織全所民警、輔警、職工進行核酸檢測,防患未然,確保監所“干凈”;凡有工作人員出市、省的需呈報領導審批,返回后需做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后方可入所工作。無特殊情況的禁止去中高風險地區。二是針對新收押人員,必須要求進行咽拭紙檢測和血清檢測全為陰性方可收押入所;三是針對辦案人員、律師,入所需提供健康碼以及行程碼,若有中高風險地區(包括30日內有疫情地區)旅居史的,需提供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方可入所;四是針對物品、車輛入所的,需要進行嚴格消毒殺菌后方可入所。
一是設立疫情過渡隔離監室。新收押人員入所后,全部集中羈押在新設立的12個過渡隔離監室進行為期14天的隔離,醫務人員做好14日跟蹤觀察,并每日兩次測量體溫。外出就醫,開庭、出所對案人員按照新入所人員處理。低風險地區,若防護措施嚴格到位的,可不按此要求進行。針對境外歸來在押人員,嚴格執行28天隔離制度,14天做一次核酸檢測。二是對所有提訊室進行硬隔離改造,中間金剛網上加裝物理隔離設備,防止飛沫傳播。三是從進入A門起,所有人員應全程佩戴口罩,無特殊情況不得摘口罩。
一是進一步規范監所日常安全管理。管教通過集體教育,監室廣播日常督促在押人員養成佩戴口罩的習慣,做到出監室門即佩戴口罩,形成制度化。并嚴格督促在押人員落實好一日生活制度,規范在押人員生活習慣,維護監室秩序。二是由醫務人員將消毒液進行分配,按崗位配備噴壺,醫務人員裝好后放到指定地方,各崗位派人來取進行每日消毒。消毒要做到監區、監室、崗位、宿舍、餐廳不留死角。三是堅持早查監室,上下午兩巡診制度,一旦發現疑似癥狀,迅速采取隔離措施,同時隔離整個監室。發現有疑似人員或確診人員,立即向定點醫療機構轉送,并逐級向上級匯報。四是加強對在押人員思想教育和普及疫情防控知識。有的在押人員在疫情發生前就在監所羈押,對疫情沒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認識,僅從電視上或者新入所人員口中聽到的不系統、不全面的消息,會擔心外面家人情況,就容易導致躁動或思想焦慮,存在安全隱患。因此管教就有必要給自己所分管的監室進行一場科學的、客觀的、全面的疫情防控知識,有助于情緒舒緩。同時融入國家抗疫舉措,中西方疫情防控對比,加強在押人員愛國主義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五是統籌推進疫情防控與安全管理工作。組織民警學習上級部門有關疫情防控的通知,把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進行細分,人人負責、人人有責、全員參與,將疫情防控工作貫穿到監所工作的各個環節,統籌推進監所疫情防控工作與安全管理工作,奪取監所疫情防控工作與安全管理工作兩不誤,雙勝利。
本文僅是根據看守所的共性特點而梳理出的一些建議,不一定全面。各看守所還需因地制宜,根據各所的實際情況從而制定出適合自身疫情防控預案以及對策,緊跟上級黨委部署,堅決守住監所絕對安全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