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冰
(成都文理學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課教師隊伍責任重大。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立德樹人的關鍵,事關黨和民族的千秋偉業,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國內抗疫形勢仍然艱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就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這一關鍵課提出的“八個相統一”的決策部署,如何把疫情對思政課教學的挑戰轉化為思政課教學創新的契機,把思政課的小課堂同抗擊疫情的大課堂結合起來,把教材內容與戰“疫”實踐結合起來,在危機中覓新機,于困局中開新局,拓展思政課教學新空間,成為打造思政“金課”的當務之急。
疫情防控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體現思政課本身所固有的社會主義政治方向、道德精神,這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思政課要有情有味,就必須以情動人、以史為據,抗疫精神為思想課教育教學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情感力量,講好中國抗疫故事,才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動力和興趣。“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要講好鐘南山耄耋之年毅然逆行抗疫、張定宇身患絕癥依然沖在抗疫第一線、人民子弟兵千里馳援、人民警察堅守崗位等感人故事,也要適當使用拒戴口罩、隱瞞病情、毆打防疫人員等破壞公共秩序甚至觸碰道義底線和法律紅線的反面案例;“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要講好中國人民抗擊1893~1894年華南地區鼠疫、2003年“非典”、2013年H7N9禽流感等歷史故事,讓學生通過故事明大德。用抗疫故事串聯課堂內容,不僅摒棄了枯燥的理論說教和直白的概念灌輸,最重要的是運用抗疫中的鮮活感動“小故事”,去講授深刻的人生“大道理”,在“接地氣”“冒熱氣”的話語方式中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通過擺事實、講道理,這種潛移默化,寓教于樂的方式不僅深受學生喜愛,也增強了思政課的思想性和感染力。
疫情當下思政課不是蹭熱度的急就章,不是快餐式的隨堂講座,疫情防控中的豐富素材應該提煉出更為共性的思政元素,以生命教育、愛國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的方式有機融入思政課教學。為了讓課程成為有源之水,思政課教師須要加強理論教育,使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水到渠成的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要結合發現、認識、防控、阻擊疫情的過程,引導學生要重視客觀實踐,樹立科學觀念,正確理性看待疫情進展;強調“事物發展是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式上升”,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要引導學生辯證得看待當前的曲折和困難,堅信有黨的領導作為堅強政治保證,有制度優勢轉為強大治理效能,有人民群眾成為偉大力量來源,我們必將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要結合疫情防控講清楚“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等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顯著優勢的深刻內涵和運行機理,使思政課教學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真正做到以理服人,引導他們矢志不渝聽黨話跟黨走,爭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思政課是高校課程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深的核心課程、關鍵課程和靈魂課程,是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鑄魂固基的關鍵課程。抗疫斗爭不僅是一堂充實的育人大課,更是一部生動的實踐教材,它演繹了中華民族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的民族特質,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詮釋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負責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彰顯了愛國、奉獻、忠誠、擔當、團結、互助的“抗疫精神”。思政課堂要充分用好抗疫這本“教科書”,通過事實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中國特色和國際比較,認識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真正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從而形成“四個正確認識”,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增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讓青春走出孤芳自賞的小我,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
思政課不僅是對青年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課堂、主渠道和主陣地,更是思想引領、價值塑造、方法啟迪的主渠道,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觀念、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在疫情面前,以課堂為戰場的思政課教師要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主動思考將“疫情防控”轉化為“思政金課”的方法、路徑與載體,在課堂教學中傳遞堅定信心、講述感人故事、迸發理論力量、筑牢育人陣地,為推動思政課教學高質量發展,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