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朋珉 蔣麓山 李尚楠 許蓬輝 郭佳琪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北京市 100000)
通過研究農民工進城就業勞動自我保護意識我們發現,由于農民工務工的地點都會選擇在比較發達的城市,大城市中對于農民工的權益保護比較完善,也有很多幫助農民工維護自身權益的機構,在這種環境下,農民工本身潛移默化的受到了影響,學會了在自身權益受到侵犯時尋求先關部門的幫助,勞動保護意識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其次,大城市中的企業在用工時,普遍會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履行企業自身的責任和義務,協助農民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不僅如此,發達城市的相關部門通常會加大勞動保障的宣傳力度,拓寬教育渠道,不斷擴大權益保障教育的覆蓋面,并且還會開展相關的法制宣傳活動,這對農民工的勞工保護意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教會了他們如何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不受侵犯。
我們對湖南省衡陽縣農民工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為分析返鄉農民與當地農民工勞動保護意識差異,我們分發了調查問卷,并且將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了信息整合,我們發現當地農民工的合法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他們大多數選擇忍氣吞聲。通過我們的走訪調研,我們發現當地的農民工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且法律素質極低。由于缺乏法律知識和維權意識,他們在受到權益侵害時,往往拿不出證據,導致自己只能吃“啞巴虧”。總而言之,當地農民工勞動權益經常受到侵犯的原因一是他們不懂相關法律,二是他們缺乏勞動保護意識。因此我們對對返鄉農民工與當地農民工的勞動意識進行了對比,數據顯示,在當地農民工中有78%的人不知道《勞動者權益保護法》存在,更不用說使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了。但是在返鄉農民工中,有92%的人知道《勞動者權益保護法》的相關內容,并且有56%的人曾經向相關部門尋求過幫助,由此可見,返鄉回來的農民工的勞動保護意識要增強很多,這是因為在很多大城市都會有相關的機構或組織為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提供免費的法律援助,并且大城市的勞動法普及率較高,讓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切實體會到了國家和社會對于他們的關注,從而大大提升了勞動保護意識。
除此之外,我國很多大城市都加強了有關農民工勞動保護的法制建設。眾所周知,法律是幫助農民工維護自身權益的有力武器,農民工受到權益侵犯的原因大都是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導致的,這就讓很多用人企業有機可乘,對農民工進行剝削,因此,當保障農民工權益的相關法律得到完善后,農民工的權益不僅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他們的勞動保護意識也逐漸提高了。
更加重視農民工的社會保障待遇。經過我們對湖南省衡陽縣當地的農民工的勞動現狀分析發現,農民工的薪資水平普遍較低,住宿環境也比較差,甚至有的農民工還會遇到拖欠工資等情況,但當他們勞動保護意識提升后,就能主動找到相關維權機構幫助自己維護權益,甚至通過媒體的方式對侵權行為進行曝光,這對于勞動市場來說影響無疑是負面的,因此,當地勞動市場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就會更加關注農民工的權益問題,提升其薪資水平。不僅如此,由于目前我國城鎮社會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很多當地的農民工無法享受基本的社會保障。有些無良企業還會在農民工生病、工傷期間與其解除合同,逃避責任。在農民工的勞動保護意識提升后,他們就會主動拿起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法律的約束會強制要求當地勞動力市場加大對農民工維權的關注度,不能反復“踢皮球”,逃避責任,另外,法律的約束也會讓勞動力市場對本地企業進行篩選,為農民工推薦那些口碑好、有保障的企業。由此可見,農民工勞動保護意識的提升對于當地勞動力市場的向好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
進一步完善農民就業合同內容。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在當地勞動市場中,有50%的企業在招工時不會與農民工簽訂正式的就業合同。但是我們知道就業合同是農民工維權之路的重要依據,由于農民工勞動保護意識的提升,迫使當地勞動市場和相關企業樹立正確的用人理念,在用工時與農民工簽訂正規的勞動合同,結合雙方的立場,保證農民工的權益不受到侵犯,提升他們的歸屬感。
法制化管理更加嚴格。農民工勞動保護意識的提升還將促使相關部門嚴格按照《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對當地勞動市場進行嚴格管理,對違反法律的行為加以查處,并且采取有力的措施幫助農民工維權,維護社會穩定。而法制化管理的強化,無疑對勞動力市場中維護農民工權益的法制意識提升也起到進一步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湖南省衡陽縣當地農民工的勞動保護意識普遍較低,然而返鄉的農民工由于長期在大城市工作,潛移默化的被那里的環境所感染,從而大大提升了自身勞動保護意識。而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農民工勞動保護意識的提升對于當地勞動市場的改變是積極的,并且對于以后農民工的權益保障工作也起到了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