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連舉
銀婚一過,不知不覺中對愛人的稱呼由“親愛的”變成了“老伴”,叫的自然,答應的坦然,愛稱就這樣順其自然地“交班了”。少時夫妻老來伴,這句代代傳承的老理兒,也許深刻的婚姻內涵就在這愛稱的改口之中。
白云蒼狗,歲月經歷的風霜雨雪,生活嘗過的甜酸苦辣,事業闖過的艱辛坎坷,讓老伴的稱呼更具見證愛情的含金量,并非想得就能得到,也不是每對夫妻都能得到。尤其是當今年代,物資極大豐富,人們對物欲的追求強烈,而對傳統文化精髓中婚姻美德觀的認知淡化,物欲膨脹和優秀姻緣品行缺失,使婚姻變得更加脆弱。結婚證有時就如同一張報紙,乍看新鮮一時,閱后即丟廢紙一張,別說銀婚金婚,有的連紙婚都沒過完,結婚證就變成了離婚證,愛人一轉身成了路人,各奔東西,甚至愛人變成了仇人,走向法庭,對簿公堂。這并非順口胡說,據統計,我國離婚率前三名分別是北京39%、上海38%、深圳36.25%,位居中國經濟和物資水準前三甲的城市,離婚率也“榮獲”冠亞季軍。雖然離婚的由頭林林總總,但這個數據說明,物欲對婚姻的影響直接,沖擊巨大,婚姻價值觀的扭曲是離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細細想來,從黑發飄飄,到霜鬢耄耋,夫妻攜手走來能夠彼此互稱老伴,應該算作幸福滿滿的婚姻了。
在婚禮上聽到最多的祝福語:“祝白頭攜老”!古代詩人對此贊美的詩句是:“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能夠白頭攜老,白頭不相離,不僅是對新人的良好祝愿,也是對優良傳統文化的弘揚,對高尚美德品質的傳承。婚姻到了白頭攜老的階段,基本實現了新婚時的祝福,走到了白頭攜老的檔口,方有資格互稱老伴。如此看來,互稱老伴是一種美滿婚姻目標。叫一聲老伴,既是婚姻幸福指數的提升,亦是愛情路上的歷史見證。喊“老伴”,與說“我愛你”是異語同意,是婚姻從纏綿之情轉向依賴之情的詮釋。一對夫妻,如何從蜜月期美滿度過到黃昏期,從相擁的情侶,到牽手的老伴,答案盡在中國傳統文化之間,蘊涵于世代崇尚的美德品行之中。
中國傳統文化把“平平淡淡才是真”,作為婚姻長相思永相守的一種境界倡導,“深情若問情深處,悟以尋常愛最深”,告訴婚后的男女,浪漫的愛情,其實就是要過好尋常而平凡的日子,“尋常日子尋常意,兩情淡淡最相知。”愛情在哪里?就在每天面對的油鹽醬醋瓶子里,在吃喝拉撒的生活細節間,在生兒育女的辛苦奔忙中。能夠把平常的日子過得有滋有味,才能真正體會到家的溫度,感受到愛的深度,住所不論大小,蝸居也覺得舒適敞亮;生活不論貧富,白開水也能喝出美酒的香醇;地位不論高低,平凡的崗位也能創造出體面尊嚴的業績。
社會前行的腳步不論多快,關于婚姻理念的傳統精髓不能丟,優秀的文化和美德思想必須堅守發揚。這看似有點高調的表述,不是說大話,也不是喊口號,這些都可在人們的日常婚姻生活當中體現出來,浸含于夫妻相處間的點滴小事之中。男人結婚后,傳統思想告誡要頂門立戶,現代說法叫責任擔當,意思是男人不僅要立得起門戶,還要關愛老婆孩子,撐起對家庭的責任,不能游手好閑,整天讓老婆“喊你回家吃飯”。女人出嫁后,善良賢惠,勤儉持家,是傳統美德的基本要求,提醒成家的女性要以溫柔賢惠,為家庭創造溫馨可人的生活氛圍,不可好吃懶做,讓老公當“花瓶”養著。當然,現在絕大多數都是職業女性,職業壓力工作環境都給婚后的女人帶來了全新的挑戰,丈夫對此要更加理解和寬容體貼,共同處理好事業與家庭的關系,這與善良賢惠、勤儉持家的美德思想傳承并不相悖,處理好了就會相得益彰。
禮讓不爭、相愛不疑、忠貞坦誠、相濡以沫等等,這些耳熟能詳與婚姻觀相聯的文化美德理念,都是夫妻走向白頭攜老婚姻目標的傳承操守。禮讓不爭,告訴我們一個簡單道理,家不是講理的地方,卻是禮讓的港灣。兩口子拌嘴吵架是婚姻生活離不開的“交響曲”,雞毛蒜皮小事,千萬不可論甜酸,非要爭當“理兒他娘”,相互少說一句,禮讓一步,吵架“交響曲”就會變成和諧的男女“二重唱”。相愛不疑,提醒我們投緣才能走到一起,切莫人走到了一塊,心卻一分為二,兩相猜疑,古人說得好:“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忠貞坦誠,警示我們相互忠誠是恩愛的基石,彼此忠貞以對,坦誠相見,愛情大廈才永不傾斜,未來才有互稱“老伴”的機會,對此古人早有遺訓:“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相濡以沫,教誨我們愛情總會有風風雨雨,但婚姻路上無論遇到怎樣的艱難歲月,都要同甘共苦,患難與共,真愛的人彼此唯一,相濡以沫是婚姻升華的一種崇高境界。上述優秀文化思想,對婚姻的現實引導意義深含其間。
當下,社會加速變革,經濟迅猛增長,新思想新觀念不斷涌現,傳統文化倍受沖擊。在此背景中,倡導人們正確理解中華優秀文化傳承,提升年輕一代對傳統婚姻觀精髓的認知度,對于加強社會和家庭穩定,提高人們生活幸福指數,以此帶動更加和諧的社會風氣,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都具有拔一弦而響全域之效,亦是功在千秋之舉。
“紫陌塵中花百朵,閑來常對是吾妻。”夫妻恩愛這看似一個家庭兩個人的小事,卻關乎社會和國家的大事。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婚姻出現變故,家庭的鏈路閉環就會掉鏈子,不僅給家庭老少成員造成情感傷害,而且城門失火,殃及魚池,必然給社會帶來一系列不穩定因素。不經意的一聲“老伴”,引發了值得思考的重大社會問題,其背后既有婚戀情愫,又有家國情懷。倘若每一個家庭都能幸福美滿,每對夫妻都能白頭攜老,并肩跨入互稱“老伴”婚齡時段,那社會將是怎樣一幅祥瑞和諧圖景?
我期待!國人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