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西剛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懷化供電分公司 湖南懷化 418000)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力企業規模越來越大、用電量越來越多,各類事故頻頻發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視對員工的安全培訓教育,尤其是新崗員工的自身安全意識不強、自我保護能力差、違章作業時有發生而導致安全事故頻發。所謂“新崗員工”是指剛剛參加工作投入崗位的員工,或者是由其他崗位轉入到新崗位的員工。因此,加強對電力企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尤為重要。
安全知識了解甚少.新崗員工到了固定的崗位后,常常處于茫然的精神狀態,不能夠從容自如地從事新崗位的工作。對新崗位工作的工作目的、崗位規范、流程細節、事故危險點等知之甚少。
理論與實踐脫節.新崗員工到崗前可能會接受過上崗培訓,但他們以往的專業學習多局限于書本理論,或與本崗位不同知識,在學習過程中記憶多于理解,教條多于實踐,對工作現場缺少了解。
忽視技術學習.新崗員工通常都比較注重業務知識的學習,而對本崗位的具體作業規范、職業危害與防治、防火知識、傷害急救常識等安全技術等則放在從屬位置。
一是安全培訓教育形式單一。更多的是采用課堂授課形式開展,缺乏互動,學員被動接受,沒有充分調動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對于年齡較大的員工,對照本宣科講解的知識無法理解。沒有充分利用新媒體等教學方式豐富培訓形式,讓學員享受獲取知識的過程。
二是安全教育培訓缺乏計劃性和針對性。對每年的安全教育培訓沒有一個整體的計劃,往往存在盲目開展培訓的情況,并且沒有針對特定人員開展培訓,導致培訓資源的浪費,使得部分安全培訓流于形式效果差。
三是培訓結果的剛性應用不夠。存在培訓完了就結束的思想,并沒有動態跟蹤學員的培訓質效,未將學員的培訓成效納入學員個人績效管理,造成學員不重視培訓,未真正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個人安全素質。
加強前期策劃調研。第一,企業應建立適合本單位生產經營特點的安全教育培訓制度,明確規定新崗員工入職“三級”教育、全員日常安全培訓、相關方入場安全告知、安全管理人員與領導人員安全資格培訓以及相對應的考核流程等,使各級安全教育培訓工作有章可循。第二,企業在開展安全教育培訓時,不能僅僅依靠“拍腦袋”決定培訓內容,而要基于領導班子、中層干部、安全員以及基層員工的崗位能力評價結果。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必須建立科學的培訓需求調研系統,例如,通過開展問卷調查、測試等方式,準確掌握全員的安全意識水平和知識狀況,知道大家缺什么、要什么,然后再制定合理可行、有針對性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讓受培訓者真正掌握需要的安全知識,提高崗位安全履職能力。
培育安全價值理念。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了人的思維和行動。把安全作為第一價值取向,就是在安全與質量、進度、效益、服務和發展等發生沖突時,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把安全工作作為第一要務。例如開展“新春安全第一課”“一把手講安全課”等活動。持續深化重要案例及事故通報警示教育,將典型安全生產事故事件列入培訓和考試內容。大力宣貫全員安全責任清單和安全工作獎懲操作規范,引導干部員工知責明責,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讓安全真正成為一種價值取向、思維模式、行為習慣和工作能力。
制定針對性培訓方案。在企業內部,由于各崗位不同,相應的安全風險因素、事故預防措施和應急處置方法也各不相同,崗位人員的安全素質也存在差異。因此,企業在開展安全培訓時,要遵循“干什么、學什么”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確保有的放矢,保證培訓取得實效。
例如,企業可將不同類型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知識理論、事故案例等因素作為橫軸,以領導班子成員、中層管理干部、安全管理人員、基層崗位員工、新(換)崗人員等不同崗位作為縱軸,建立全員安全教育培訓矩陣,為各層級人員量身定制有針對性地培訓模塊,并根據企業安全風險動態識別結果確定適宜每個模塊的培訓內容、培訓方式、培訓周期、達成目標,最后通過有效執行,來確保培訓取得實效。
豐富安全教育形式。安全教育形式不應拘泥于固有的開會、念稿形式,可以電力企業特點靈活、有效地開展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安全教育宣傳片、安全事故案例、安全知識動畫等形式,多角度、多層次地開展安全教育,使施工人員參與到安全教育中去,達到全員參與、取長補短、互相提高的作用。
建立安全教育考核獎懲機制。應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獎懲機制,對每名進場接受安全教育的新崗人員進行考核,嚴格執行考核上崗制度,通過獎勵先進的方式充分調動施工人員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真正的掌握安全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等考核內容,不斷提高施工操作人員的安全操作技術水平及安全防護意識,同時加大處罰力度,真正有效地避免違章操作的行為,確保安全管理目標得以實現。
總之,安全是電力企業生產永恒的主題,安全教育活動是防止安全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手段,安全教育應始終貫穿于安全管理之中。因此,期望通過上述的安全教育改進措施,使新崗人員對事故危害有清醒地認識、對安全紀律有深刻地了解、對安全防護措施有熟練掌握的認知,從而使得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素質有較大的提高,不斷降低事故的發生率,最終達到安全管理的預期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