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學院,云南 保山 678000)
素質拓展類課程教學是指借助新的教學模式以及課程結構,幫助學生在獲得基本體力改善與身體素質提升的同時,形成思想道德、精神品質以及價值觀念方面的完善與進步。這一課程教學要求與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要求有一定的交叉性,因此,吸引了一大批教師思考和探究如何促進兩者的進一步融合,推動學生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道德修養的共同進步。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充分探討了素質拓展課程與大學體育結合的優勢與策略。
當代社會,一個人單打獨斗所能夠到達的高度,涉及的領域和掌握的信息遠遠比不上于團隊合作的所帶來的結果,這也就使得我們教師必須及早培養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參與者的團隊精神,從而幫助其更好地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因此素質拓展類課程的豐富就極大地改變了傳統體育教學中只重視個體體育鍛煉效果的局面,推動了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精神與團隊精神的形成。現階段,大部分的素質拓展類課程在設計思路上都需要以團隊的形式來參與和完成,并且直接服務于一整個團隊內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服務于全體參與者的進步,因此,就在無形中為學生團隊精神的產生打下了基礎。再加上許多素質拓展活動中有隊伍之間的競爭對抗,隊友之間的對比突出,因此還無形中為學生在團隊互動、交往過程中形成合作精神,積累競爭經驗提供了豐富的機會。
一方面,良好健康的學習和生活態度是學生堅定自信地走好人生道路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心靈的高度決定了學生前進的距離。另一方面,當代大學生普遍缺少正確的自我認知以及個人價值判斷能力,這使得大學生很容易迷失在自己建造起來的封閉世界中,從而不利于學生融入社會。但是,這一問題的突破性進展卻在大學素質拓展課程教學活動中得到了展現。在進行素質拓展實踐的時候,學生常常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成功機會和失敗經歷,但是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卻無法逃避而必須積極勇敢地面對困難與成功,重新認識和評估自己的價值,再度攀登個人發展的思想高度與精神高度。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夠在認識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的優勢的前提下形成更加積極健康的生活和學習態度。
人與人之間聯系的產生是建立在溝通交往的基礎上的,大學生或許還無法體會人際交往能力所產生的價值與魅力,但是一旦學生邁入社會,良好溝通交往能力所產生的價值和作用就不可小覷了。而這也是素質拓展課程與大學體育相結合的主要目的之一。由于大多數的素質拓展活動都是集體性的,需要團隊的共同參與,因此,就在無形中推動了學生人際交往和溝通能力的發展提升。同時,大學生目前階段能夠解決團隊問題,消除不良情緒,提高團隊凝聚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交流協商,因此團隊性的素質拓展課程就為此目的的實現提供了有利的背景條件與有效途徑。
一方面,教師要從網絡、論文文獻等媒介中獲取和收集相關的教學資料,他山之玉可以攻石,以此來彌補自身教學理論方面的不足,推動教師個人教學創意和想法獲得創新與優化。另一方面,教師要將自己的教學課堂當做最主要的素材收集舞臺,在有效教學的背景中,提煉和吸收實用的教學經驗,積累更多有利于創新優化的理論,逐步推動教學理論體系不斷完善與豐富。這樣一來,教師的教學課堂才能夠保證基本立場不動搖,根本方向不改變,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建立起完備成熟的教學理論體系。
素質拓展活動對于器械和場地的要求較高,只有以一定的基礎設施條件為支撐,整個素質拓展教育環節的推進才能更加高效且趣味。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改變單一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各種場地地形,器械室的各種運動鍛煉器材來引出素質拓展教育的相關理論與實踐活動,從而不斷提高教學過程的可操作性與學生的學習體驗感。
舉個簡單的例子,教師要根據每期素質拓展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學校內不同的場地地形進行教學,提高教學的豐富性,增強課堂的靈活性。譬如教師選擇籃球場場地,讓學生選擇籃球項目開展素質拓展活動有利于加強學生與項目之間的聯系;選擇足球場草地這種場地開展團體游戲,讓學生能夠在足夠開闊的環境中進行充分的互動與交流等等。這樣一來,素質拓展教育過程就能夠擺脫無依靠、無工具、無場地的三無局面,提升教學過程的可操作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單調的教學方法容易將課堂帶入到枯燥乏味的境地中,并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教學方法的多樣性能夠極大地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并保證教學推進的過程靈活且高效。因此,教師在素質拓展教學過程中要堅持多種教學方法相融合的教學模式,以一種高效并且特征化的教學方法為中心,其余多種教學方法圍繞其運用。譬如教師以實踐教學法為核心,提升學生課堂自主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和完成素質拓展活動,其他合作學習法、教師演示法、游戲學習法等以輔助性地位涵蓋其中,為學生帶來多層次、多角度、趣味性的學習體驗。
總而言之,隨著現代社會對大學生素質要求的不斷提升,我們教師也不能夠止步不前,局限于自己的教學舒適圈內,而是要積極跳出圈子,找出適合當代大學生的課程教育方式,培養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參與者和競爭者的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因此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還要進一步思考如何在大學體育教學背景中,將素質拓展課程高效地融入其中,幫助學生在獲得身心健康發展的同時,不斷積累自我提升、自我判斷和自我完善的經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