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13)
高職語文教學是提升高職學生綜合素質、推進素質教育在高職院校中落實的重要舉措。高職語文教學由于受眾比較廣、內容比較寬泛等特點,為利用語文教學開展德育教育,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既是推進高職院校德育教育綜合水平提高的有效舉措,也是幫助高職學生提升個人素質和專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首先,高職教育更加注重的是認知教育,是對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技術的培訓與教學。而高職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多的也是關注了這些認知教育的內容,畢竟學習一門技術、提高個人的職業素養,是接受高職教育的根本目的。但是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前進的一個主要方向,在高職教育中也是這樣,所以高職院校也應當注重在教學的過程中,更多地開展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職院校教學的主要內容就是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情感教育在高職院校中是比較薄弱的,因為在高職院校中能夠承載情感教育、德育教育的教學內容比較有限。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職語文教學,因為每一個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都必須參與語文學習。所以利用好高職語文教學,在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和德育教育,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最重要的途徑。也就是說,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好情感教育,是提升我國高職教育綜合水平的有效途徑。
其次,從高職學生的角度來說。接受更加優質的情感教育、德育教育,有助于高職學生形成更加積極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就業觀,幫助他們在日后的擇業中更加主動、更加積極。而且就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來說,綜合素質比較高的專業技能人才,在市場上正變得越來越熱門,所以在高職院校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很有必要的。利用語文教學滲透情感教育,可以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為學生個人的發展打好基礎,這種具體的解決方式能有效推動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學水平。
各個高職院校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選擇的教材有所不同,教師應當認真研究教材中涉及的文章,開展德育教育。語文課本本身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蘊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例如與親情有關的文章,就是開展情感教育、德育教育最適宜的切入點。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與家人相處的一些心得與經驗;還可以讓學生們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與父母相處是否存在煩惱,或者自己親身感受父母關愛、理解父母心理的經驗,以心施教,以情激情,潛移默化地引導教育學生。也就是說,教師要回歸教材,注重聯系教材的實際內容開展情感教育。
息技術對于提高高職語文教學的綜合水平和教學效率,都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把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起來,也是互聯網時代的一種必然。在高職語文教學中更多地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情感教育,還可以有效地提高高職教育的信息化與現代化水平。教師可以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結合文章的內容,更多地使用信息技術完成情感教育。比如說,教師在講解一些與情感有關的文章時,可以在備課時更多的搜集一些反映高校學生情感狀況的電影,并利用課上的時間播放一部分,通過使用教室內的多媒體設備播放影片,吸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加專注、投入,這樣教師開展的情感教育就可以收獲更好的效果。
就高職語文教學來說,許多教師在高校中學習的都是專業的漢語言教育,對于情感教育這一類的心理學知識的學習來說,是比較欠缺的。所以在利用高職語文教學開展情感教育的過程中,容易存在教育質量不高、教學效率比較低的問題,而解決這問題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專業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素養。教師可以利用課下的時間、利用互聯網、學術期刊等途徑,學習更多與情感教育有關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和教學思維。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更多地應用這些先進的教學資源。比如說情景教學法等,在開展情感教育時都是比較高效的,教師可以抓住這一特點,更多地在利用高職語文教學滲透情感教育的過程中,迎合學生的心理需要,把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傳授給學生,提高高職情感教育的綜合水平。
情感教育對于高職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更加優質的情感教育可以豐富高職學生的精神世界,幫助他們養成更加積極的人生觀、擇業觀等思想觀念,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人生的發展。就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現狀來說,推進素質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高職院校內注重以語文教學為主,開展德育教育和情感教育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應當充分認識到高職語文教學之于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對于高職院校的語文教師來說,在教學的實際過程中應當更多地利用信息技術等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讓學生更加積極地融入語文教學中來,進而提高情感教育的效率。教師還應當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確保自己可以更加高效地開展情感教育。教師也應當學習更加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改良教學的方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