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玉冰
(福建經貿學校,福建 泉州 362000)
首先,在實際的會計教學過程中缺乏熏陶感染、沒有潛移默化,具體到課程教學而言,傳統的考什么、教什么、學什么的應試教育色彩濃厚,忽略了學生的精神層面建設。其次,會計從業資格證取消以后,大部分學校不再開設《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這門課,導致在課程設計和課程體系建設的過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不足。再者,為了學業水平測試的通過率及升學率,任課教師在進行會計專業課程內容教學時,主要以專業知識為主,主抓理論知識和實訓技能,沒有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會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因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只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沒有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理念。
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不足。學生通常被動的參與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加之會計專業學生在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上的問題,導致學生對枯燥無味的知識不感興趣,專業教師為了改變學習氛圍,讓課堂生動有趣,開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但是如何銜接、如何展開,沒有處理好,由于缺失方法的指導和課程體系的建設,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會計課程教學的效果不佳,學生沒有內化于心,外踐于行。
會計教學教研,首先要明確課程培養目標,重視情感目標,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落到實處,這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智育、德育教學。首先,會計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列舉社會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遵紀守法,誠實守信,培養職業道德,這樣才能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提升自我修養,踏入社會后擁有敬業、誠信的品質,入職后具備良好的個人修養和職業道德。其次,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因材施教,結合學生的思想認知差異制定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促進會計教學的個性化,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感認知進行有效的教學實施,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有效獲取專業知識,更能夠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進一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再通過良好行為的引導。
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素材與案例要來源于真實生活,學生要學習最新的會計法律法規,具有規則意識。中職學生的價值引領,需要會計教師言傳身教、春風化雨。當前大力倡導誠信社會,結合會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更新教學內容,使學生的學習內容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相結合。在確定了專業教學的基本目標之后,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與會計課程融為一體,把德育貫穿于會計教學過程中,才會有質的飛越。例如在課程教學中,在引導學生學習會計綜合實訓時,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職業道德、誠信等基本品質融入實踐課程教學中,通過教學活動的有效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學生才能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在今后從事會計崗位時能夠遵循誠信的職業理念,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不僅如此,教師在進行課程建設的過程中,會計人員所必須具備的專注的能力、專業的態度,也需要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來引領學生。
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會計教學課堂內外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課內采用多元的教育方式,運用互聯網和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微課教學的方式進行專題講解或者觀看典型失信案例視頻,邀請名人、會計行業專家校內開講座等。課外可以進行現場教學,通過課外實踐更有利于培養學生多方面的情感和價值觀。
除此之外,學生課后的思想行為表現反饋也很重要,從學生、家長、同行、企業獲取有效的反饋,能及時發現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存在的問題,從學生課后思想行為表現所獲得的反饋情況來優化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知己知彼,從而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效果。學生企業實習過程中,可以讓企業反饋學生在實習期間的表現,這樣才能夠對學生形成客觀而全面的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進行相應思想教育內容和方法的再次調整,反復不斷地調整,才能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效果,并且可以隨時跟蹤學生的思想動態,真正體現出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會計專業教學的價值。
工匠精神要求下,中職會計專業學生要具備會計精神,因此,教師不僅要抓好學生對會計專業知識的掌握,更要在學生掌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引導,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不僅豐富了課程教學內容,更能夠促使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不僅專業知識過硬,更要有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共同營造一個和諧、誠信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