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恩麗
(嵩山少林武術職業學院,河南 登封 452470)
“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彼裕鳛橐幻枷胝谓逃ぷ髡撸仨氉裱枷胝喂ぷ饕幝桑裱瓕W生成長規律,遵循社會發展現狀,把柔性教育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深入探索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長效機制,促進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和發展。
柔性教育的前提是以人為本、師生平等、相互尊重與愛。在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中,柔性教育即采用傾聽、信任、引導、暗示、激勵等非硬性工作方式,在學生心里產生潛移默化的說服力和影響力,使其自覺地接受外部規范化的約束管理,以達到預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柔性教育的優勢表現在:一是柔軟性。柔性教育既要體現一般日常教育的本質——控制,一般日常教育的核心——協調,又要體現柔性教育的本質特征——“柔”原則與“軟”控制;二是激勵性。柔性教育能夠滿足學生被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三是情感性。通過用心傾聽、情感投入,在學生心目中逐漸種下一顆被尊重、被愛的種子,讓學生心靈上有歸屬感,把自我教育發揮到極致,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終目標。
柔性教育強調“以人為中心”,重視情感因素。它通過研究人們的心理和行為規律,采取非強制的教育方式,對教育對象進行情感投入,從而在教育過程中將教育者的意志一點點傳授給學生,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因此,在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柔性教育、鼓勵學生個性的發揮,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也符合國家建設需要創新型人才的要求。
一方面,與本科生相比,高職學生心理上會有些落差,壓力也會更大,再加上社會對高職學生的偏見,使得他們心理上的壓力更大;另一方面,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發展突飛猛進,當代大學生不僅可以利用新媒體開闊眼界,反過來新媒體還會對其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及行為方式產生重大影響。高職學生對信息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有限,甚至會對一些虛假的信息產生更大的興趣。這就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根據學生的特點,利用柔性教育理念,把道理寓于日常思想政治政治教育中。從而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意識和能力,這也是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所推崇和認可的理想工作方式。
高職院校培養目標的特殊性、學生群體的獨有特征也對學校的教學與管理提出了柔性化教育的要求。高職院校是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是培養理論與實踐能力有效結合的人才,是具有真實的實際操作技能的人才。遇到“技術事件”,他們有能力、有經驗進行正確處理。因此,通過柔性教育讓學生靈活工作、創新解決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實施“柔性教育”的內涵和必要性,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差異,寬容學生的錯誤,更多地給學生以信任、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突出學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體地位與作用。任何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都希望被認同,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不要吝嗇對學生的表揚和鼓勵,要對他們有耐心、有信心。
我清晰地記得,在一次評教活動中,有學生在“意見和建議”一欄中寫:希望老師不要對我們失望。他們知道自己文化基礎薄弱,知道自己調皮搗蛋,愛動不愛靜,也知道自己會讓老師生氣,但是他們又擔心老師疏遠他們,渴望老師去關注他們,為了達到引起老師注意的目的,他們不惜一次次犯下像小學生一樣犯的錯誤。作為與他們朝夕相處的輔導員,我必須耐心地對他們教育引導,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他們。我教導他們說,在我們這個群體里,沒有差學生,更沒有壞學生。告訴他們存在就有道理,人生在世,都有存在的價值,不管過去怎樣,只要把握現在,明天就會陽光明媚。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身上都有閃光點,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我會發掘學生的優點,關心愛護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我對他們在嚴格要求下的悉心呵護、衷心贊賞。
教育時機,有時候是需要耐心等待的,我們要善于觀察學生的感情波動,體會學生的內心情感,在適當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班里有一位學生,上課紀律性較差,我多次提醒,甚至找其談話,效果都不理想。剛好有一次和家長通電話的時候得知,這個孩子很孝順,特別愛他的家人,每天都會給媽媽通電話。我以此為契機,在他又一次在課堂上違紀的時候把他叫到了辦公室,但我并沒有提他在課堂上違紀的情況,而是讓他坐下來聊聊他家里的情況。提到他的家庭,他一臉的幸福,也說每天都會和媽媽過電話。聽到他這樣說,我對他大加贊揚,肯定了他的做法,現在確實有很多孩子做不到這點。我又對他說,你爸媽一定很希望你生活得開心,有意義地度過大學三年生活且順利完成學業。他說,是的,老師我錯了,我以后一定會遵守校規校紀的。
學生生活的家庭環境、社會環境已經不適應我們單純采用硬碰硬的剛性思想教育管理模式,而是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采用柔性方式,對高職學生適時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機遇處處存在、時時出現,抓住機遇的本領也反映了一個思想教育工作者的創新意識。
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性格、情感、能力、興趣愛好等各不相同的學生。所以,我們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時一是要會說話,二是要正面教育,以心換心、以情感人,同時要把握教育對象,采用相對應的柔性語言。如對于那些性格內向自尊心又強的同學,需采用“深沉式”的語言,先肯定,再指出不足,最后還要讓他感覺到老師還對他抱有希望,沒有放棄他;對于那些性格開朗、又有一定自覺性的學生,需采用“活潑式”的語言,在寬松的環境、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思想教育工作。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不同的柔性語言在運用過程中,并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相互融合,嚴肅中有活潑。因此,作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運用自己的智慧,根據教育對象的特點、教育的內容采用相應的柔性語言,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柔性教育中,情感是基礎,師愛是核心。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沒有愛何談思想教育?師愛應體現在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中,體現在平等與尊重中,體現在鼓勵與疏導中。
在今年年初,我始終惦念著學生,及時將相關信息告知學生,引導學生一定要理性、科學,運用正確的防護方式保護好自己,保護好家人。并通過網絡班會、班級群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甚至多次給部分學生打電話,給他們做心理疏導,穩定情緒,緩解緊張心理。在此期間,我認真落實每日報告制度,確保做到有通知、有反饋、全覆蓋、無遺漏。主動提高工作的政治站位,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從思想上高度重視學生健康工作,把學生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并讓我所帶的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我對他的真切關愛。
總之,作為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認清形勢,與時俱進。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要以柔克剛,盡量使用柔情,以愛和寬容感化學生,既要動之以情,又要曉之以理,達到情與理的統一。同時,要創造師生較為平等、自由的環境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才能切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