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俊剛
(洛陽師范學院,河南 洛陽 471934)
高校體育文化不僅僅包含體育運動的全過程,還包含與體育運動相關的文化、制度、精神以及物質等各個方面。可以說,高校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育教學在高校實施過程中形成的寶貴財富。從體育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來說,包括所有高校學生以及教學育人的眾多方式方法。從體育文化的內涵來說,不僅包含精神文化的培養、身體素質的提高,還包含高尚情操的培養以及動手操作能力的鍛煉。
新時代下,體育文化被賦予了更多了內容與內涵,傳播方式和影響范圍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面對新時代下體育文化的發展,我們要與時俱進,圍繞高校體育文化育人進行相關調研,并根據調研結果提出相關建議及展望,幫助高校體育文化育人更快更好發展。
通過大量與高校體育文化育人相關的國內外期刊,較為全面的了解高校體育文化育人的研究現狀,對涉及高校體育、體育文化、體育文化育人等方面的研究文獻進行仔細研讀,對于與高校體育文化育人相關的信息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搜集與整理,為本課題的研究與撰寫做好了理論支持。
通過拜訪多位從事體育文化研究的相關專家學者,深入一線,了解我國高校體育文化研究的研究現狀,需要注意的事項及各種有價值的調查技巧,為后續研究的開展奠定基礎。
把通過文獻資料法和專家訪談法收集到的高校體育文化建設相關資料整理到一起,進行邏輯分析與推斷,并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政策法規與實際情況,進一步探究新時代高校體育文化育人功能。
通過總結分析,高校體育文化的育人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鍛煉促進身心和諧的育人功能。體育活動可以鍛煉四肢,增強體魄,一定強度與頻率的身體活動可以對高校大學生進行體育文化熏陶,同時還可以帶來精神上的放松。新時代高校的很多學生課業壓力大、身體素質差,體育鍛煉可以很好的緩解這一現象。通過體育運動,高校學生不僅可以豐富校園生活,還能達到強身健體,舒緩壓力的效果。體育文化對大學生的熏陶作用對促進高校大學生身心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團隊合作的育人功能。體育是一種以身體活動為基本手段,增強體質、增進健康以及培養人的各種心理品質為目的的復雜社會文化現象。高校開展的體育文化活動多為接力、跳繩、排球、足球、羽毛球等需要通過合作才能完成的多人項目。通過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組織的集體體育項目,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團隊精神,同時還會增加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這些都是體育文化育人功能的鮮明體現。
(3)基于價值追求的導向功能。體育講究永不服輸、永不放棄、努力拼搏、積極向上。高校學生一直處在學校的氛圍中,社會歷練不夠,受到挫折時容易產生不良情緒。體育文化的引導作用在這時就凸顯出其積極性和重要性,它能引導學生不拋棄、不放棄,用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并在遭遇失敗后積極努力,為下次的成功繼續奮斗。可以說廣義的體育文化已經不止局限于“體育鍛煉”和“體育競技”,而是對于社會活動中的方方面面,都建立起不怕輸更不服輸的堅強信念。
據調查,新時代下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存在很多問題,現將問題總結歸納如下: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體育鍛煉越來越受到學校層面的重視,但是體育文化并沒有受到等同的重視。體育文化作為新時代高校文化育人的重要一環,因其功能多樣,內容豐富且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在高校文化建設中應給予高度重視。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相關人才缺乏,學校重智育輕體育等因素的影響,體育文化育人并未受到重視。
中小學階段作為高校教育的前驅,很多觀念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在中小學教育階段,學生和學校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學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理想的院校,從而在實現任務時會忽視體育課程。而高校作為中小學教育的進一步延續,要做好“接力”工作。加大力度宣傳體育文化知識,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體育技能的培訓,使學生認識體育運動,參與體育活動,感受體育文化,塑造強健體魄。
新時代下,體育文化的需求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高校體育文化建設離不開場地需求和設備支持。但是由于學校不重視,預算不充足,資金來源單一等原因,多數高校的體育場地狹小,設備落后,不具備舉辦多人活動的條件,使得高校體育文化的實際發展總與計劃相脫節,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新時代高校體育文化建設也是如此。完善的規章制度不僅可以使高校體育文化健康有序發展,還能更好地發揮其育人功能。但據調查,目前國內很多高校并沒有完善的規定來對體育文化建設進行有效的計劃、開展、落實、監督、評價以及反饋,制約了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
高校作為向國家培養并輸送人才的重要環節,要堅持德育為先,在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體育文化的內容包含身體健康、人際交往、自我認知、基本常識、社會實踐等方面,積極發展高校體育文化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更能從點點滴滴中借助體育的力量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形成良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學校應正確認識體育文化在文化育人中的重要地位,并加以重視。
新時代下,體育文化的形式與內容有了很多新的變化,很多活動已經告別了曾經的純線下舉辦模式,進入了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新時代。高校的活動舉辦者應該利用現在的技術優勢,以“微博、微信、QQ、抖音”等社交媒體作為媒介,宣傳和弘揚體育文化的相關內容,并將學校的體育場地與設施作為體育文化的線下體驗中心,形成“線上+線下”的新型體育文化傳播模式,激發學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自覺性與主動性,促進高校體育文化的發展。
任何文化活動的建設與發展都離不開經費投入,體育文化作為體育活動過程中創造的一切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總和,離不開體育設施及相關基礎性保障。高校應在總發展經費中拿出相當一部分來進行體育文化建設,同時應以足夠的手段,途徑以及智慧多方位吸引資金,全方位提高學校建設資金。
完善合理的規章制度可以促進體育文化更快更好的發展。一方面,完善合理的規章制度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強制作用,通過約束進一步提升其參與的主動性;另一方面完善合理的規章制度可以在出現安全問題時明確責任,同時可以健全評價機制,幫助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更好發展。
沒有校園文化育人,就沒有學生的科學全面發展。因此,高校應該站在新時代的時間節點上,順應潮流,利用優勢,努力發展體育文化,積極主動的利用體育文化的育人功能為國家培養一批批高質量的合格建設者與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