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鄭州信息科技職業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國家發展需要創新型人才的支撐,尤其在“互聯網+”背景下,應該重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培養。由于我國創新創業教育處于初級階段,還需要不斷在實際教學中完善和發展,為學生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指導,推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各個學校要積極面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的不足,積極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提供保障,進而滿足社會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的更高需求。
隨著互聯網技術總體發展,各個院校更加重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的培養,而在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
教師是人才培養活動中的主導力量,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需要受到良好的引導,但目前在教育中常因師資力量不足,導致學生綜合能力得不到快速提升。我國對于信息工程人才培養較晚,這方面的教育引導者經驗和實力都比較有限,在人才創新創業的教育中無法發揮優質的引導作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師的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由于缺乏實際經驗,在教學中很難切實為學生提供準確的創新創業指導。
目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不夠科學,學校對于課程教育的目標也不清楚,在實際教學中課時較少,且很少被作為必修課進行施教。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不合理,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且教學內容也缺乏創新,重視理論輕視實踐,沒有形成正規的教學系統,不利于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有效發展。學生在實際的電子信息工程實踐中,缺乏實踐運用能力,無法滿足社會對人才的更高需求。
雖然學校逐漸重視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實施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并在教學中注重技術方面的引導,但在整體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定位不清晰,忽視了對學生意識、品德、精神等方面的教育指導。創新創業能力更加注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并讓學生能夠具備更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而在目前的教育體系還不夠科學,影響了學生全方位的發展。
在“互聯網+”背景下,我們應該不斷迎接挑戰,完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模式。各個院校要積極改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策略,為學生在新時代的發展提供支持,進而提高人才創新創業能力。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課程設置要充分改革,根據不同年級的綜合特征,開設相應的創新創業課程。學校要切實地為學生考慮,制定針對性、科學性的課程指導計劃,從教學內容上也要分階段進行,從基礎理論到創新創業實踐等,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改革傳統課程模式,創新教學形式和內容,幫助學生塑造創新思維,提升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促使學生對自身發展有明確的認知和方向。學校要積極學習其他院校優秀的創新創業培養模式,成立專業的實驗室、電子協會,完善了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制。
在“互聯網+”時代環境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方向,更要融合互聯網技術優勢,要重視引導學生積極理解和認知“互聯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強調學生自身的專業實力,學校應該通過引導學生了解“互聯網+”,激發學生對創新創業的興趣,發揮自身的更多潛能。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主體性,為學生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針對學生的問題給予分析和指導,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學校要積極搜集市場資源和信息,讓學生能夠深度理解“互聯網+”,并明確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趨勢。
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中,教師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尤其在“互聯網+”背景下,更需要具備創新精神的專業教師隊伍。學校應該給予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教師資金支持,讓教師能夠有條件進修,提升教師的創新創業教學綜合能力。可以邀請優秀企業的職工開講座,不斷提升教師的素養能力,同時也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條件。做好校企合作,為學生爭取更多企業實習崗位,促進創新創業教育實力的提升。學校還要圍繞“互聯網+”開設服務平臺,鼓勵學生積極學習創新創業課程,優化學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社會對人才創新創業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校要重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改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要形成科學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幫助學生提升適應社會的能力,實現學生創新創業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