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田
(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河南 南陽 473000)
在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背景下,自主創新日漸成為決定企業、產業、區域乃至國家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在2011年12月舉行的中國自主創新年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再次作出指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要建設創新型國家,就必須堅持自主創新。自主創新最重要的主體是企業。其中,作為主力軍的中小企業,地位和作用更加不容忽視。目前,河南省中小企業已占河南企業總數的99% 以上,中小企業單位數將近40萬個,從業人員數達到1043.93萬人。2011年前三季度,河南省中小企業累計完成增加值1.24萬億元,占全省GDP的六成以上,在全省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河南省實施“兩大跨越”和“中原崛起”戰略的重要推動力量,對促進全省國民經濟發展、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強化財政、稅收、金融對企業自主創新的支持,營造激勵自主創新的優良環境
1.完善投融資政策,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投融資體制,解決制約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資金瓶頸問題。河南省大多中小企業的創新科技活動經費主要來源于企業自有資金,融資渠道單一,數額十分有限。因此,除了加大政府資金的扶持力度外,應創造各種有利條件,通過大力發展風險投資市場、股票上市和發行債券等途徑,激勵多種投融資體制改革。同時,還要督促金融機構,開展對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的金融產品創新,加大對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
2.積極推進風險分擔機制和創業風險投資機制,加大對自主知識產權的保護與激勵,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和創新氛圍,鼓勵企業敢于創新。政府要積極探索建立國家級風險投資基金,對創業風險投資企業要實行投資收益稅減免或投資額按比例抵扣應納稅所得額等稅收優惠政策。要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鼓勵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信用擔保和其他信用擔保制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大專利資助力度,建立知識產權糾紛的仲裁、協調機制,嚴厲打擊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積極營造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和制度環境,支持冒險、鼓勵創新。
(二)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加快企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建設
要提升河南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形成以科技中介機構為主體,社會化、網絡化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目前,河南省基本已經形成包括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科技咨詢機構、科技市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情報機構六大群體的科技中介服務體系,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自主創新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科技中介機構發展水平不均衡,大多處于起步階段,規模比較小,服務不專業、運行不規范。因此,政府應借鑒先進省市的經驗,制訂優惠政策,營造優良環境,大力培育科技中介機構。
(三)高校——努力科技攻關、加強校企合作
高等院校是企業自主創新的合作者。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場所,高校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學科體系和前沿的專業知識,為社會培養了大批創新型人才,是自主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教師在承擔教學任務的同時,還承擔著大量的科研任務,并由此產生了很多優秀的科研成果,在推動國家科技進步,提升區域競爭力上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高校還要不斷加強自身同企業、科研機構的聯系,設立專門面向企業自主創新人才的客座研究員崗位,通過聯合、共建等方式,共同研發高端產品,培養創新人才,提升高校自主創新能力。
(四)企業——加強自身自主創新能力的建設
建立多渠道的創新資金融通體系。目前,河南省中小企業創新資金的融資方式主要限于自籌和商業貸款。多數企業原始創新資金不足,向銀行貸款又有諸多限制,自主創新面臨著資金瓶頸。要改善這種狀況,不能只寄希望于政府加大財政投入,更重要的是要廣開渠道,積極融資。比如,每年從銷售收入中提取不低于2%的研發資金,并保證專款專用;籌備上市,從證券市場上籌集資金;借助沿海產業轉移的東風,吸收沿海資本和其他民間資本,保證自主創新的順利實施。
(一)河南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政策環境優越,創新動力和創新活力明顯增強近年來,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視企業自主創新,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河南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財稅扶持政策,給河南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河南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投入能力和實現能力較差。自主創新實現能力較差主要是源于河南中小企業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生產方式尚未改變,產業技術層次低,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品技術含量和品牌價值不高,而企業與高校和科研機構間又未能實現有效合作,科研成果無法順利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故而成為影響河南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
(三)社會網絡與合作能力不強,信息庫和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滯后,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低,研發成果的就地轉化水平不高,沒有形成投入、研發、應用的良性循環機制,難以適應河南省中小企業自主創新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