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紅芳
(河北省大城縣大廣安鎮李王只保中心小學,河北 大城 065900)
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是時代發展的要求。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感到枯燥無味,直接影響了教學效率。《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理念。小學數學是義務教育的基礎學科,義務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不是以培養少數精英為目的,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展。和其他學科一樣,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一理念代表著一種新的數學課程理念和實踐體系,體現了“大眾數學”的教育思想,讓數學教學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人的發展的需求。長期以來,我們的數學教育始終以考試為中心,數學的價值只在數學考試時才讓學生感受到,學生感受不到數學對自己、對未來發展的促進作用。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所學數學的價值,才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展。如何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呢?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爾說:“數學是現實的,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數學,還要把學到的數學應用到現實中去”。單純的計算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教師要結合具體生活實例,如學生購買幾種物品,如何快捷地計算總金額等,引導學生體驗和感悟簡便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獲得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陶行知先生曾說:“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生活是一切知識孕育和生成的土壤,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把抽象的數學化為生動、有趣、易于理解的事物,讓學生學習真實、生動、多樣的數學。如《利息》的教學,教材只是說明到銀行存款,按現行的國家存款利率,根據本金存期計算利息,學生學習的只是數字、運算過程,比較抽象和枯燥。如果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學教材,則會讓教材充滿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教師引導學生走入生活中的數學情境:“我們的家長在勤勞致富路上個個是能手,誰計算過一年來你家的收入是多少?”學生有的說1.5萬元、1.7萬元、0.9萬、3.2萬等等,教師再引導:“這么多錢如果暫時不用,放在家里又不十分安全,怎么辦呢?”學生自然想到銀行,因為有的學生還親自跟隨父母到銀行去存取款。教師再適時指導,可以到哪個銀行去存錢?學生小組交流討論得到結論:存款可以到中國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信用合作社、郵政儲蓄所等,他們都執行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統一的存款利率,到哪都可以存,到哪利率全一樣。教師再展現同期中國人民銀行存款利率表:“走進哪一家銀行、信用社或儲蓄所,都會在醒目的位置看到利率表,這表明什么意思?”教師再把學生帶入探索的情境之中,把存款利息的計算同生活緊密相連。教師再引導學生分析比較如果一萬元錢,一次存定期五年,或者一次存定期一年到期后連本金帶利息再存定期一年,如此五次,比較一下這兩種存款方式的優略,學生通過計算利息的多少,學會合理理財,合理生財。學生學習真實的數學教材,使學生對教材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真切地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無處不在,體會數學的價值。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價值的數學應包括基本的數的概念與運算,空間與圖形的初步認識,與信息處理和數據處理有關的統計和概率的初步知識,以及在掌握、理解這些內容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數學能力。讓學生從具體生動的數學情境中,抽象出數學模型與方法,從而探索數學本質規律,感悟數學深邃的哲理,體現數學的價值。如《年、月、日》的教學,讓學生尋找2016 年到2020 年的掛歷,認真觀察、研究每年的掛歷,抽象出數學知識。學生1:“我發現每年都有12 個月,每年的1 月1 日叫元旦,表示一年的開始”。學生2:“我發現許多月的天數多少不等,有28 天、29 天、30 天、31 天幾種形式”。學生3:“每年的2 月都不滿30天,有的年份28 天,有的年份29 天”。學生4:“我發現1、3、5、7、8、10、12 月都有31 天,4、6、9、11 月有30 天。”學生5:“每份日歷都標有兩種日期,用阿拉伯數字標明的是陽歷,用中國數字標明的日期是陰歷,另外還有立春、雨水、秋分、冬至等節氣”。多彩的中國歷法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學學習內容,讓學生廣泛地探究現實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教師及時點撥指導:“同學們觀察的很認真很仔細。的確我國的歷法分為陽歷和陰歷。陽歷是指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所用的時間,陰歷是指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我國元代的天文學家郭守敬早在600 多年前就編制出了與現代歷法基本相同的《授時歷》。同學們仔細觀察比較一下公歷的每年、每月的天數有什么不同”。學生觀察發現:2016年、2020年的2月份都有29天,其它年份都是28天,而且有大小月之分,教師點明: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大約為365 天,每四年多出大約一天的時間,把這一天加在2 月份,這一年叫閏年,2 月份有29 天。教師再用多媒體展現出連續多年的2 月份的實際天數,讓學生探求是閏年的規律。再讓學生根據所學知識自己編排2020 年的日歷,學生在創造中體驗到數學的魅力,體驗到數學的價值和精彩。
總之,引導學生感悟數學價值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教學途徑,也是激活數學課堂的基本方法,廣大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開發教材,著眼于學生的未來和發展,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的價值,享受數學學習的快樂,為終身學習,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