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財玉
(贛州市沙石中心小學,江西 贛州 34100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環境,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和興趣,此外,教師還要不斷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增強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斷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相信通過小學數學教師的努力,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一定能落到實處。
小學學生在之前沒有過多的數學學習經歷,因此在腦海中沒有構成一個完善的數學概念。數學學科相對其它學科而言,其邏輯性思維較強,而且過程枯燥乏味,這就需要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當中運用多種的數學方式來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逐漸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小學的數學課程和日常生活的聯系較多。在數學教學當中應當多多的使用實際性較強的案例來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理解,同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主動的參與,有效提升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還有在進行解析例題以及作業練習的時候,老師應當在課下充分地鉆研每道題是否還有多種的解題方式,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解題方式來探究以及解決問題,這樣可以以多種角度來開發學生們的數學思維能力。
創新是目前完善數學思維當中的重要部分,因為小學階段的數學定理、公式以及理念都較為簡單,老師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總結出合理、科學的數學記憶理解法,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探索更為適合自己的理解方式,這是一種淺層次的創新。那么,深入的創新可以從老師的講課方式進行著手,老師可以通過一些現代化多媒體技術來對數學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比如,可以采用一些視頻動畫來有效講解數學的理論知識,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在理解數學理念公式的同時增加學生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老師還可以鉆研布置一些多角度的數學練習題來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思維。
要想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方法進行引導。學生在進行思考的同時,不僅能夠提升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增強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平時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的邏輯思維,既要讓學生牢固地掌握數學知識,又要有效地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直接講解解題方法,要充分考慮到每位學生的差異性,選擇個性化的方式引導學生發現不同的解題方法,從而拓展學生的思維。數學解題方法非常多樣,教師應強調解題的嚴謹性,告訴學生不能只選擇一種解題方法和思考方式,在解題思路正確的前提下,要選擇多樣化的解題方式。要想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設計對應的教學活動,進而有效地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課堂訓練是小學數學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不僅能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還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同時,還能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學生真實水平,了解學生遇到的問題并有針對性的進行解惑。對此,教師可為學生設計多元化的課堂訓練,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多角度的解決問題。
人的思維是在不斷的鍛煉中提升的。小學生正處于智力發育的階段,他們平時的活動對于思維發展都有著影響,其中語言表達是培養思維能力比較重要的方面。有研究表明,好動和話多的孩子,其思維通常比同齡人要好。語言是思維方式重要的傳達工具之一,它既是對思維過程的復述,也是對思維過程的反思,通過語言,我們可以對小學生思想中存在的問題盡早發現,并及時糾正。因此,在小學生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加強數學核心素養的貫穿,更要適當安排語言表達活動,通過加強對學生對習題語言表達的訓練,來促進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發展。
教師要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有助于學生形成邏輯思維能力。教師需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輔助者的身份給予學生合理的指導,進而打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比如,教師在上課前可以和學生進行交談,從而緩解學生的壓力,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的主角,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沒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限制了他們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要付出自己的真心和愛心,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緊張感和陌生感。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看法,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這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前提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由于年齡較小,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進而影響學習的興趣和效率。同時,教師由于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嚴重,缺乏合理的教學方法,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使得課堂教學氛圍較為沉悶,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不到發揮,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和綜合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當前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發展規律和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從而有效的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