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蜀江
(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習酒鎮中學,貴州 遵義 564622)
語文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是學生獲得語言技能、實現文學素養提升的重要途徑。因此,語文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21 世紀是一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時代,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基礎教育實施的都是新的課程和新的教學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由此可見,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已成為當前時代的一項重要教學任務。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中,有效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培養創新能力,便成為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課題。
創新是社會不斷進步的動力,創新能力也是一個國家進步的標志,是一個現代新型人才的綜合評判標準。對于初中語文教學來說,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1 世紀是信息爆炸的時代,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時代,這個時代對于人才的需要已不僅僅局限于過硬的專業技能,更需要具有創新精神的開拓型人才。因此,在基礎教育階段就要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靈活的思維能力,促使其成為具有創造性行動的人才,從而適應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
我國頒布的新課程標準明確強調了在學科教學中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視,要求教師“轉變教育理念,多角度、有創意地進行教學”。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當前時代下符合新課程理念的需要。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大內在驅動力,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能力水平。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放手讓學生自主個性化地學習,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能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能讓學生獲得不同于傳統的學習體驗,從而萌發強烈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因此,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需要。
創新能力是當今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發展需求,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按照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采取科學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搭建平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開始發展,但形象思維依然占據主導。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利用情境創設的方式,能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情境的創設往往需要依靠一系列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這使書本的教學內容變得豐富、生動和立體,符合學生形象思維的感知。因此,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據此,教師應當注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進行合理的情境創設,以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條件。
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都是不一樣的,他們的思維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總是過分要求統一,讓所有學生的思維都往一個方向走,久而久之,學生們就形成了思維定式,而思維定式恰恰是創新思維的大敵,這樣的教學模式造成的是教育資源的浪費。因此,在當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的求異思維,讓他們大膽質疑,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改變其思維定式。如《出師表》一課的教學,這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學習的重點是要明確諸葛亮的三條建議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并體會諸葛亮知恩圖報的思想感情。據此,我首先對學生進行文言文的整體講解,讓學生明白這篇文章所寫的內容,而后再逐一分析諸葛亮三條建議之間的關系,并提問學生:“你覺得諸葛亮的三條建議中哪一條是最主要的?為什么?”鼓勵學生們各抒己見。對于學生們的回答我都給予了肯定,并繼續鼓勵學生質疑:“你們認為諸葛亮真的對蜀政權忠心耿耿嗎?”學生們各有各的看法,不斷有人提出新的看法和觀點。通過這種鼓勵質疑的教學,能夠調動學生的求異思維,從而起到改變學生思維定式、激發創新思維的教學目的。
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教學的主導地位,學生時常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習情緒和積極性都得不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習氛圍死氣沉沉、學習效率不高,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如今,新一輪的課程標準強調了在學習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主體,注重民主和平等,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當在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的參與實踐的機會和自主學習的空間,以此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他們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勇于探索的精神。如我在進行一節課的教學之前,都會為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們根據文章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搜集信息,而后在課堂上,再讓學生進行集體匯總,介紹搜集到的信息以及對于文章的了解。同時,讓學生們根據自己對于文章的個性化解讀,介紹相關信息,讓學生自己成為課堂的“導演”,使學生始終都處在一個主動參與學習的位置上,有效地發揮了主觀能動作用,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積極探索的精神。
總之,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創新教育是我們這個時代迫切需要探討的課題。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充分認識到創新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終身發展的重要性,重視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應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結合教學內容與目標,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設計,為學生搭建創新的平臺,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并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努力實踐葉圣陶先生所說的:“處處是創新之地,天天是創新之時,人人是創新之人!”從而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