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麗萍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第二小學,廣西 桂林 541900)
對于學生數學有序思維能力的培養,能夠對學生的個人發展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科效率。小學數學有序思維能力,指培養學生有條理的開展漸進式的小學數學教學活動,從而培養學生形成系統性、計劃性的數學思維。在教學實際中,老師需要進行由容易到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教學活動,時刻關注學生思維方式的有序性,對學生的有序思維進行高效培養。通過培養學生的小學數學有序思維能力,能夠引導學生進行系統化的小學數學學科學習,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小學數學學科教學效率,為學生的日后的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學習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
第一,構建和諧師生氛圍,啟發學習興趣。小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判斷能力較差,在學習新事物時,往往對于喜歡的事物才會進行學習。老師與學生本身就是一個班集體,教師在精心設計數學教案時,要處理好與學生的關系,激發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切不可以長輩的口吻進行教學,容易引起學生對老師的反感,加速師生之間關系的惡化。比如當學生在解答一元二次方程思路不清晰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解答,幫助學生找準解答的切入點,以朋友的身份給予學生幫助,學生才會更樂于接受,并感激老師的幫助,同時對數學產生新的認識,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多留意學生每次提問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角度,鼓勵學生進行多方位思考,尋求最優的解題方案。小學教師要特別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只有認知數學,才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雞兔同籠”的問題,首先教師要拋出問題:“你們看懂題目了嗎?題目告知我們幾個已知條件了?”學生A 會告訴我們:“一共有35 個頭,94 只腳。”學生B 會告訴我們:“雞只有兩只腳,兔有四只腳。”學生A 發現了題目的兩個已知條件,但學生B 發現了兩個隱藏著的條件,看似簡單,往往就是解答的關鍵。教師對于學生B 同樣要鼓勵與支持,表揚學生B 的觀察能力,并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教師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表揚,就會積極發表自己的意見,有利于學生觀察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
第一,因材施教,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小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導致他們的心理以及生理也不盡相同,對于他們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把握程度不同,學習承受能力也不同,對所有的同學采取相同的教學方式,會導致學習能力差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沒能很好地進一步學習。教師應該充分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成績較差的學生,采取啟發式教學的方法,給予學生基礎的教學,一步一步深入進行學習,更符合該類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生也更加容易接受。對于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可以給予學生專項練習、擴展學習、發揮性學習,主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比如教師在講解數學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時,本章教學的重點就是要求學生學會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正確地使用它們。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從四邊形面積的概念出發,幫助學生理解長方形的長與寬,讓學生充分理解長方形的面積=長x 寬;而對于成績較好的學生,就需要擴展進行教學,通過對實物進行操作、觀察、比較,增加學生的空間觀念,轉化學生的思想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第二,精心設計數學教案,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一個好的數學教案,是能夠引導學生對數學進行正確的認識,在最短的時間,得出正確率最高的答案,使學生熱愛數學,并樂于學習數學。教師要把握學生學習數學時的狀態,必要時可以與其他學科進行聯系,發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明白各個學科之間具有內在的聯系,可以把學習其他學科有用的經驗應用于學習數學上,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比如教師在進行數學教材五年級下冊《分數的意義》教學設計時,由于分數單位的含義比較難理解,要使學生更好分清分母以及分子,教師就需要精心準備教案。教師除了給予學生理論學習之外,還要聯系實際,整體感知分數的知識。可以把許多物體看出一個整體。如常見的蘋果、鉛筆、以及學生等當作一個整體,用自然數1進行標示,把這些物品分為若干份,而這些分出去的若干份表示“分數”。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學生有較好的語文理解能力,深化概念,才能更好地理解數學概念的含義,進而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
第三,創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學習思維的養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生學習思維養成的前提。學生學習思維的養成,需要時間的積累,在學習思維養成的過程中,教師要保持班級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課堂上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想法,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發散學生的思維。學生只有在良好的學習氛圍環境中,才能不斷地進行思考學習,促使學習思維的養成。
數學的學習一直以來都是小學教學的難點,如何激發小學生學習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是教學中的重點。數學的復雜性以及枯燥性,需要數學老師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要發揮教師的作用,精心設計數學教案,使學生對數學從萌發、認識、熱愛到數學思維的養成。本研究重點介紹小學生學習興趣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致力于提升學生的數學修養,提高數學成績。
總之,小學老師一方面要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在班級中構建和諧師生氛圍,啟發學習興趣,同時注重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注重學生的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老師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學會因材施教,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并精心設計數學教案,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