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婷
(河北省三河市崔家窯小學,河北 三河 065200)
賞識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也是一種愛的教育。其尊重幼兒的個體生命規(guī)律,賞識幼兒的行為結果。在此過程中,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并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成長壞境,規(guī)范了幼兒的行為,明確了幼兒的發(fā)展方向。賞識教育不是盲目的表揚和鼓勵,而是發(fā)揚幼兒的特點和長處,改進幼兒的不足,使幼兒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幼兒時期是幼兒學習的啟蒙階段,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幼兒具有積極影響。應用賞識教育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
新課程標準中對幼兒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在教育中充分考慮幼兒的主體地位,尊重幼兒的個性特點和差異,進而以賞識的教學理念進行幼兒教育,發(fā)展幼兒的長處、提出幼兒的不足,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
賞識教育的本質是認同、支持、鼓勵與贊賞。賞識是教師對幼兒的一種認可,能夠有效樹立幼兒的自信心,在被贊賞的過程中能夠促進幼兒對自身潛力的挖掘。因此,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要觀察幼兒的日常表現及心理動態(tài),并適當地給予鼓勵。進而提高幼兒的學習熱情。賞識教育相比于傳統(tǒng)的嚴厲的教學模式更能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幼兒處于幼兒階段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更容易接受新鮮的事物,有利于教師順利完成教學內容。
在幼兒教育中,引導幼兒樹立自信心是教師應重點關注的問題,自信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主動學習更多知識,在教師鼓勵下,能夠挖掘幼兒的無限潛能,促進其個性特點的養(yǎng)成。因此,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中,教師應利用賞識教育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從而確保學生在面對新事物時可以做到大膽予以嘗試,并且由此而感受到喜悅并且受到更多認同。幼兒賞識教育的根本宗旨就在于培育信心,通過培植信心的方式來鼓勵學生大膽予以探究,激勵學生不斷摸索與嘗試。與此同時,開展賞識教育也要更多傾向于選擇鼓勵性與激勵性話語來激發(fā)學生潛能,而不應當對其予以批評或者進行苛責。實質上,學生本身具備各異的稟賦與特長,而與之有關的創(chuàng)新潛能與探索熱情也體現為較強差異性。例如,在幼兒園階段內,某些學生擁有較強的表述能力,另一些學生呈現相對較好的審美感悟,或者更多傾向于借助肢體動作來表述內心情感。因此為了全面突顯賞識教育能夠達到的綜合效果,作為幼教人員就要全面明晰學生具備的上述個體差異,依照因材施教的宗旨與思路來推進賞識教育。教師一旦察覺到某些學生表現為特定層面上的進步,那么對其就要予以熱情肯定,鼓勵其繼續(xù)獲取更多進步。
在幼兒教育中,賞識教育法的實施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fā)幼兒的自身潛能。具體在施行賞識教育時,關鍵在于創(chuàng)建優(yōu)良的賞識教育氣氛,通過運用情境創(chuàng)設的途徑與方式來實現全方位的興趣調動。例如在幼兒園開展的各項日常活動中,教師都要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全新的方式,同時也要致力于自主獲取知識。在某些情形下,如果幼兒表現為某些錯誤動作,教師對其有必要耐心加以糾正,而不應予以懲戒或者批評。教師在平日與幼兒開展日常交流時,應當更多運用擁抱、眼神鼓勵與微笑肯定等方式來推進賞識教育。相比于言語激勵來講,幼兒對于鼓勵動作以及其他相關動作表現為更強的敏感度。同時,多數幼兒也期待教師對其進行愛撫并且予以肯定。因此作為幼教人員有必要善用充滿愛意的撫觸動作與其他肢體語言,通過運用上述方式來創(chuàng)建優(yōu)良的日常教學氛圍,從而讓幼兒體會到身邊他人給自身帶來的關愛與幫扶,上述方式有助于塑造與培育優(yōu)良性格與健全品格。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幼兒針對自身弱點予以逐步克服,在孩子獲得每次進步時都要予以擁抱、微笑或者輕拍肩膀等鼓勵方式。
幼兒的發(fā)展和成長得益于每天的進步,并非一蹴而就。所以,教師在幼兒教育中要善于觀察了解幼兒的日常學習、活動,幼兒表現好的一面教師不要吝嗇對幼兒的表揚,并對孩子們施以肯定性的正向評價。這是因為,帶有肯定與賞識語氣的評價更加能夠引導幼兒實現較快的進步。因此在涉及到評價幼教成果時,應當將評價的關注點集中于整個教育過程,從而逐步摒棄只是關注結果的片面評價模式。在很多情形下,教師對孩子們只要給予賞識的表情或者眼神,那么幼兒就能體察到教師對自身的賞識態(tài)度,因此全面突顯了肯定性評價在賞識教育中的價值。例如教師在引導孩子們學唱兒歌時,某些幼兒傾向于內向性格,因此在面對其他同學時不敢開口學唱。教師在對待此類幼兒時應當富有耐心,不厭其煩將兒歌內容傳授給幼兒,并且熱情鼓勵其大膽予以練習。在幼兒表現有一定進步的狀態(tài)下,教師就要熱情予以肯定,然后鼓勵其繼續(xù)學唱更多的兒歌。因此,針對幼兒給予肯定性與贊賞性的評價有助于喚醒自信。在予以更多鼓勵性評價的前提下,幼兒將會真切感受到融入集體并且與他人互動的快樂,從而發(fā)自內心喜愛溝通與互動,幼兒本身也能擁有更快的進步速度。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的良好教育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以及日后發(fā)展。因此,幼兒教師要利用好賞識教育法,尊重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適當地給予認同和鼓勵,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