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
(貴州省正安縣第二完全小學,貴州 正安 563400)
兒童天性喜歡游戲,許多教師也都嘗試著把游戲融入數學課堂,讓數學課堂生動活潑,具有吸引力。因此在課堂中設置游戲是一項開發學生腦力智力的活動,同時也能活躍課堂的氛圍。本文主要圍繞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進行分析,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實施游戲化教學模式,應當對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存在價值進行著重分析。游戲化教學法的是實施目標是通過引入游戲的方式開展數學教學,通過游戲保證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能提升數學學習的質量。因此,游戲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應當具有明確的教學計劃及教學任務,這也是評判該教學模式能否有效實施的關鍵所在。教師在教學前需明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個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升其數學能力。比如,在教學《認識物體和圖形》內容學習過程中,教師可結合七巧板或者玩具作為游戲道具,在游戲設計過程中注重趣味性,讓學生在參與游戲過程中獲得更加豐富的體驗感。在數學課堂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問“同學們所使用的文具盒是哪種圖形?桌面上的小棒拼湊的是什么圖形?”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并獲得對圖形的認知目標。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認識到游戲化教學模式與傳統學習方式的差異所在,游戲化教學模式應當保障教學的生動性及趣味性。游戲化教學模式是利用游戲的方式完成教學,通過游戲積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及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如,在教學《可能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設計抽獎游戲過程,教師在講臺上放置一個不透明的箱子,并在箱子中放入三種顏色的小球,學生需要上臺進行抽獎,學生在抽獎后將小球再次放入到箱子中,抽取到相同顏色的學生站在一起,學生數量最多的則獲得勝利,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所投入的不同顏色小球數量不等,比如,5 個紅球、3 個白球、2 個黑球,教師對小球數量的控制也能改變抽獎結果的可能性。在小球數量改變的同時,教師需要向學生提問,詢問這種游戲方式是否公平,同學對這種抽獎方式是否有意見,教師在提問及引導過程中讓學生領會可能性的學習內涵。整體的游戲環節中教師應當積極調動學習氛圍,通過提問或者激勵等學習方式保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多數小學生對抽獎具有足夠的吸引力,教師再通過獎勵進行刺激,保障學生的課堂學習成果。
小學生熱愛團隊性活動,通過團隊合作的學習方式能保證游戲的互動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樂趣。因此,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設計過程中,教師可利用團隊合作的方式開展教學,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學習隊伍當中,在學習過程中不斷交流學習內容,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及活躍。在游戲開始之前,教師便應當積極調動學生的情緒,營造更加舒適的游戲氛圍,教師需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其中,通過游戲的設計環節使學生共同參與。比如,在教學《統計》課程學習過程中,教師需組織學生到操場,將學生以四人或者五人作為一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觀察過往車輛的顏色,比如,A 小組負責觀察紅色,B 小組負責觀察黑色,以此類推對公路上過往的車輛進行統計。教師在游戲環節中也應當積極參與,從而獲得相關的結果確定學生統計的準確性。在游戲結束后,教師對學生獲得數據進行整理,并對計算最為精確的小組予以鼓勵。在此過程中,教師應當組織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學生在游戲中先合理進行分組,并強化溝通的實用性,在保證游戲趣味性的同時,獲得較高的課堂學習質量。
運算作為小學數學學習的關鍵組成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性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迅速解決計算問題的能力,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比如,在數學問題解題過程中:“雞與兔子處于同一個籠子中,其中頭有15 個,足有46 個,那么雞和兔子的數量各是多少?”在計算過程中,學生筆算或者心算去解決問題,比如,“15×2=30”教師提問少了多少只足,學生會回答16 只,這時學生會通過教師游戲化引導根據題意進行思考,16÷2=8,從而獲得8 只兔子,7 只雞的結論。通過這種游戲化互動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從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的數學計算題較為枯燥,教師應當有效應用游戲化教學模式,設計較為豐富的游戲,從而刺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尚且不足,并未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在游戲化教學活動開展前,教師應當對學情進行深入分析,從而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保障學生有效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化教學法符合小學生的個性化特點,能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并熱愛數學課堂,逐漸形成邏輯化及發散性的思維,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學校是造就人的工廠”,每個學生作為學校的個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教師的任務目標是將學生的潛力充分激發,使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游戲化教學模式的應用能使學生手、口、腦參與學習過程,滿足新課改的教學需求,并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獨立思考或者積極討論的能力,從而達成高質量的數學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