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
(貴陽市行知學校,貴州 貴陽 550000)
首先我們來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1:
梁啟超先生提出“少年中國說”,是在清朝末年,腐敗的清政府,讓人民過著水生火熱的生活。中國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主要領導人物要想通過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來推翻封建統治下的中國,興起的103 天的戊戌變法,但最終失敗了。這時候梁啟超先生認為中國的老一代封建思想根深蒂固,難以擔起復興之重任,為此,對中國的少年借以熱切的期望,振救中國之責任應在我國少年,于是揮筆提出“少年中國說”。中國能從推翻幾千年的封建走到今天,無不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少年,吸取中國的先進文化,勇擔興國之重任,所向披靡,建立了當今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別的不說,世人皆知的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就是傲視全球的中國少年,打響了中國革命的戰爭,建立了新中國。周恩來總理從小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他們用血和淚譜寫了自己的強國篇章。
案例2:
21 世紀的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經濟的迅猛騰飛,祖國的繁榮昌盛,中國人民過著幸福安康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2019 年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橫掃全世界,歷經一兩個月的時間感染了200 多萬人,死亡12萬之多,在我落筆之時,數字還在一路飚升。世界的超級大國被撕得橫尸街頭,滿目瘡痍。而最先被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的中國武漢,祖國拉響了一級國家安全響應,在習主席親征抗疫的領導下,打響了第一場人民戰爭,號召全國人導展開了防役戰和阻擊戰,舉國上下援鄂部隊奔赴武漢前線,10 天建成火神山醫院,18 天建成雷神山醫院,前后相繼建立了20 多家方艙醫院,僅方艙醫院就有3萬多張床位,做到應收盡收,各地抗疫物資源源不斷送達,在兇殘的病毒面前,抗疫工作有條不紊,一線的抗疫英雄們日夜奮戰2 個多月,終于取得了抗疫工作的階段性勝利,各地持援部隊和軍隊凱旋而歸,各行各業很快復工復產,國內經濟持續向好。在習主席的號召下,全國人民興起了“兩手抓”的熱潮,一手抓抗疫工作,做到嚴防嚴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復蘇國內經濟。此時,無硝煙的戰爭在中國平熄時,世界各國卻處于水深火熱之中,中國主張世界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動援助世界各國,展現中國的大國形象,很好讓世界各國了解中國,中國是怎樣的中國,在困難面前,中國是怎樣的中國胸懷!
在這次疫情期間,人們總結說疫魔是照妖鏡,它能讓偽裝者原形畢露,測試出一個人是否忠于自己的祖國,也正是如此,還真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所謂的明星,過不慣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在國之大難面前御任而逃,而當抗疫英雄們戰勝病魔時,祖國迎來了一片安寧,別國卻禍起蕭墻,荒亂之下,這些明星又花重金尋航回國,祖國仍未拋棄他(她)們。然而,這些明星之舉無疑是與祖國的偉大發展藍圖的創業精神背道而馳的,中國的偉大復興夢,要實現兩個100 年目標,還需要千千萬萬的中國少年為之奮斗而努力!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于他人,而全在我少年。為此,我國奔赴武漢前線72 歲高齡的中國工程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院士再次提出了新時代的“少年中國說”她說:“從這次疫情以后,希望國家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人生導向和價值觀,高薪美名,留給德才兼備科研、醫療、軍事等真正推動國家發展和進步的人員。政府要控制娛樂圈所謂的“明星們”,動則上千萬的片酬,只有少年強則國強,為祖國未來發展培養自己的棟梁之才,這次危機讓國人真正認識到,關鍵時刻還是得靠自己!”
通過以上歷史案例,不由得讓我深思,我們新時代的中國少年是否真正意識到自己肩上的責任呢?作為擔負起教育新時代中國少年的師者,我們又應該對此做些什么呢?如何正確地引導青少年的成長觀以及重視影響青少年成長的因素有哪些呢?下面本人就對新時代青少年的強國之路說說自己的幾點看法和建議:
對于青少年來講,擁有積極的思想道德觀念、健康的三觀是無比關鍵的,這也是他們今后朝著積極方向發展的核心因素。正如魯迅先生說過:“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魯迅先生要告訴我們的是,我們的生活需要充滿斗志,只有你對生活充滿激情和斗志了,你的工作和事業才有所長進,如果活的太安逸,你反而會喪失斗志無心工作。我們如今生活在物質充裕的社會,不能一味地追求生活的安逸,讓“追星”成為潮流,在最能拼的年紀選擇了安逸,那就是我們的無能。縱觀如今的青少年的思想現狀,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多元化媒體正積極和消極地影響著新時代青少年的思想和學習生活,對他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激波,能激流勇進,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能有這翻景象的青少年學生,無疑他們肯定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藍圖,他們定會成為中國的棟梁之才。然而,這只是一部分人,其中大多人都處于大都市沒導航開車的情形,迷惘、徘徊、焦慮,正好多元化的媒體成為了這些青少年學生的風向標,演變著他們的價值取向;但其中一些青少年自身免疫很高,就算在信息化泛濫的時代,他們也能正確樹立自己的三觀,樹立自己的目標理想,毫不動搖地為之奮斗而努力,但也有那么一部分青少年缺失自控力,分不清是非,迷惘的年齡被流行站了主流,從而無法自拔,拼搏的年齡向往奢靡的生活,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化和目標,久而久之,三觀缺失,成為大海中無航向的小舟。為此,國家要發展,不是明星編多少戲,拍幾部世界巨片就行的,靠的是科技,各行各業需要真正搞科研的德才兼備的人才。
在青少年進行成長和學習的過程中,學校教育是主要的學習陣地,而家庭教育更是十分關鍵的,直接影響著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良好的家庭教育也是促使青少年能夠自律、積極向上的關鍵因素。那么,我國的青少年如何自律?如何才能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奮斗自己的事業呢?自律定是好結果的前提,如果單純依靠我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是永遠不夠的,僅憑意志力成功的人只占20%,80%的人會覺得太辛苦而無法堅持下去,而這時候,我們的父母就會成為青少年學生心中的偶像,無形的人生量尺就成為他們的指揮棒。因為,孩子是駛入大海的一葉小舟,父母能否正確導航自己的孩子,還得要我們的父母知道導航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素養,父母技能的好壞決定了孩子航行的速度,因此,我們的父母一定要學會正確地引導自己的孩子,有家長說,我們家長都不會,怎么辦呢?我們可以學習,現在學習的途徑很多,只要我們的家長以空杯的精神熱愛交流和學習,就是在給孩子樹立一顆終身學習的敬業精神,這本身就是一種行為世范,這叫此時無聲勝有聲!當我們學會了很多孩子不會的東西,也懂得了如何去和孩子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我們就自然而然地營造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孩子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無疑給自己的孩子添上一支飛翔的翅膀,那孩子成長的另一支翅膀是什么呢?這也是我正在參與其中進行研究的區級課題《建立新型家校關系構建良好教育生態的實踐研究》,下面來看看我的第三個觀點吧!
當前很熱的話題就是“抗疫英雄”,中國的抗疫精神引領著全世界,展現出中國的大國形象,中國科技、中國速度、中國精神的背后承載著千千萬萬為之拼搏的中國英雄。抗疫英雄們在暴風雨中逆風前行,用自己的臂膀來為我們遮風擋雨、創造一片晴空,讓我們感受到偉大的中國力量,而中國要不斷縱深發展,中國要騰飛,中國的崛起更離不開新時代的青少年,新時代的青少年如何才能成為新時代各行各業的千千萬萬的英雄呢?在他們之間只有筑起一座堅實的橋梁,才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而如何來筑建通向中國英雄的這座橋梁呢?只有通過學校教育來實現,學校教會你如何設計、如何規化、如何修建。通過你每天的努力奮斗,日積月累,一座通向人生成功的橋梁功到自然成,只要我們擁有一顆“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的決心,定能勝券在握。
總之,中國之崛起,功在少年,前途似海,來日方長,方需拼搏!最后 我仍用梁啟超先生的話與之共勉“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