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承德廣播電視大學,河北 承德 067000)
當下高校教育從全球到中國,已經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度,社會需要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發展的春天已經無處不在,前景似錦。信息技術帶給教育的影響毋庸置疑將很深很遠,尤其課程教學。電子電工課程是信息技術的天然港灣,是最有利的踐行者。
(一)利用信息技術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濃,思維不活。實驗中插播一些與試驗內容相關的美麗畫面或神奇的動畫,再配以優美的音響,對學生興趣的調動,效果是相當不錯的。如可以剪輯一些畫面或動手制作一些動畫,也可以引用其它軟件媒體摘要編輯,形成自己需要的媒體,在必要的環節播放。筆者在剛學習媒體課件制作時,用3DS 制作了“歐姆定律”動畫封面,配以文學及優美音樂,插播時學生很喜歡,既增強了好奇心,又激起了求知欲。信息技術在課堂中的合理有效應用無疑是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在整個課程的學習中對激發興趣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子電工課程中,學習興趣的培養就是最現實,最活躍的因素,它能夠成為學生能否學好這些專業課程的直接動力。
(二)智慧課堂使教學多樣有效
在信息化環境中,云智慧課堂在各個高校學校已經開始建立。互聯網下的課程改革熱火朝天,從思想觀念的更新到教學方式的改變已經開展,資源的建立、更新、共享成雨后春筍。高校各方面的資源眼前來看比較匱乏,但不久在職教人的努力下,將迎難而上得到很好解決。教學中,恰當地將信息技術與授課內容進行有效融合,發揮好智能教育的優點,定能錦上添花,效果凸顯。
(一)信息播放量超大,忽視師生互動
多年的發展已經讓各種資源豐富多彩,這些資源卻不能在高校課堂教學中很好地使用,不用、誤用、濫用的現象普遍,方式簡單,效率不高。教師備課工作量偏大,學生學習身心疲憊,其根源就是沒有將信息與課程進行有效融合,整合力度不足,從開始有效統籌建立學習管理系統的工作就不到位,沒有做到學管結合,提高教學實效性。教學相長,學習必得師生“兩情相悅”,可實際的課堂卻是教師唱獨角戲,學生昏昏欲睡,忘了實驗指導和互動,何談指導者和組織者。
(二)資源不能有效整合干擾學生注意,理實一體化教學不能有效開展實際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動畫、錄音、圖片、PPT、視頻有時被雜亂大量播放,干擾學生對信息的接受,分散注意力,學習的重點和興趣在眼花繚亂中失去了。學生參與實踐的動手能力低,課程學習停留在“看課”而非“學習”的階段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強,理實一體不能有效開展,浪費了學生更多動手實訓的時間,不能做到啟發加引導。
(一)變無效融合為有效融合,提高教學實效性
無效融合是指方式單一,內容乏味雜亂,對信息技術和網絡資源使用不當,濫用、誤用現象隨處可見,導致課堂教學走馬觀花,無序混亂,效率低。有效融合一定是觀念的超前,思路的清晰明了,心中有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選擇恰當的媒體來激發學生求知。運用EWB、MultiSIM 等這樣的仿真教學軟件,可靈活多樣地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可大大激發學生的熱情和主動性,力爭在教學中將無效融合轉變為有效融合,才能發揮教學真正的效益。
(二)利用計算機的交互功能,實現“人機”對話,加強理實一體化教學
計算機媒體還有一長處就是交互功能強大,對不同參數條件下的電路性能的狀態情況反應清晰準確,非常有利于學生理解電路原理。比如在研究基爾霍夫定律的實驗中,讓學生上機自己動手操作改變各支路電流的大小、電阻阻值、電動勢參數,計算機給出相應的節點電流關系和回路電壓關系,學生自己就能清晰地掌握各參量對電流電壓的影響關系,但無論怎么改變參數,電路始終保持節點電流的代數和及回路電壓的代數和為零,即∑I=0、∑U=0,清楚明了地驗證了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和基爾霍夫電壓定律。實驗之后應該還有一個檢測訓練環節,反饋信息,鞏固知識。筆者在進行教學時,總感到常規的實驗教學難以很好的實現,尤其無法針對不同層面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與之相適應的訓練,無法做到每生思有所成,學有所獲,這對學生的整體發展無疑是不利的。通過計算機交互功能的引用,可以提供解決問題的多種思路和方法,幫助學生自己去尋找適合于自己的方式,讓學生隨時知道自己的掌握情況。
(三)將信息技術手段合理應用方能發揮實效
將微觀的不可見的電子運動進行仿真演示,增強學生學習電路知識、電子元器件結構知識的理解能力。如學習PN 結的導電情況,是學習二極管、三極管、場效應管等電子元件的前奏,但所涉及的原理難教難學,教師只能在黑板上“畫”實驗,既費時又沒有動態感,采用計算機媒體軟件或自己動手制作的課件來模擬仿真,效果就大不一樣,學生容易接受,為二極管、三極管組成的整流濾波和放大電路鋪平了道路。尤其對于稍縱即逝的物理現象可以“延時”、“重播”,讓學生充分觀察實驗現象,理解實驗要領。如利用計算機媒體對電磁感應現象的過程進行模擬插播,可以成功地進行“交流電的產生”、“自感與互感”這些教學難點進行突破;對“RLC串聯電路”、“RLC 諧振電路”、“三相四線制的供電電路”等演示模擬,可以充分地知道實驗的過程及實質,為實訓打好基礎。如將各實驗目的、原理、操作要領、結果分析等環節,制成數據庫媒體,在講解時播放,既可激發學生的認知情感,又省時省力,可以節省較多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實驗,指導學生順利完成試訓,牢固掌握知識。
總之,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網絡教學平臺的潛力無限。雖然需要探討的問題很多,但一定有助于現代化職業教育的發展,彌補實驗器材和實訓設備耗材缺乏帶來的瓶頸問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的合理使用必不可少。要想出更多素質加特長型的優秀人才,職教事業必得長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