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永川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重慶 永川 402160)
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上市場不斷開放,財政、稅收工具的重要性日益顯著。另外法律日益完善,財稅體制也在不斷更新,能夠大大提升管理者工作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財政與稅收的管理水平。在改革的具體進程中,要結合實際應用和科學發展觀,深入調研,從實操中總結出財稅體制的程序是否符合發展的需要,讓管理體制各方面貼合社會發展規律,加強管理者素質,增強學習意識,使管理者能滿足崗位需求,做到切合實際的創新。
公共財政是指國家或者政府集中一部分公共資源,用于為社會公眾提供可以公用的服務或公共物品,以此滿足公眾的社會需求。國家和政府具有特定的職能角色,能夠發揮自身的能力集中資源并帶去社會公共效益。公共財政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一種獨特的政府財政收支體系,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職能,具體包括資源配置、調控經濟和收入分配職能、監督管理職能。這四大職能共同促進國家政府在市場經濟下通過集中分配社會資源達到資源的高效利用,彌補市場失效帶來的不足,并且能夠促進監督管理。其框架體系與政府事業單位預算制度相似,包含部門預算、政府采購(政府通過財政收入向企業采購需要的產品)、國庫集中支付、票款分離、支出管理制度,另外包括促進農村稅費改革、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制度、宏觀調控機制。總的來說,公共財政能夠彌補市場失效和市場缺陷,依照公民意志,規范理財并能接受公眾的監督是一種民主的法治的受制的服務的補充缺陷的財政。
稅收制度是一個國家通過確定的法律法規相納稅人征收相應稅費的依據,是各種法律法規規定的課稅方法的綜合。稅收制度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稅收收入要保證政府支出,將國民收入與收入的分配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達到供求的一種平衡。其次,稅收制度是為了促進經濟而非限制經濟的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擴大,稅源才能充盈。另外公平稅負區別對待,公平稅負是為了行業競爭的公平性,而區別對待是為了政策的實行,鼓勵部分產業帶動其生產積極性。最后稅收制度具有簡化稅原則,稅制過于復雜不利于管理人員的核算,簡化稅原則能夠給人一目了然的感覺,能夠促進工作的高效進行。
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具有調節監督經濟、組織財政的職能。國家依據法律法規規定的征稅規定,通過征稅機關向納稅人進行相應稅費的征收、減免、監管等。稅收具有強制性,國家政府依據相應規章,納稅人必須實行納稅義務,國家通過自身代表的國家權力對稅收進行分配用于公共事業以及國家宏觀調控,使經濟高效運行。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的發展和對外開放力度的增強,國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稅收更是在國家財政中占據及其突出的地位。從法律角度看,國家稅制是指針對國家經濟環境特點,在具體管理體制下,設定相應的應納稅稅目,針對這些稅目設置不同稅種的管理征收監管辦法,通過實行出臺法律法規的方法,對征納稅對象和其義務等做出明確規定。從稅制形式的角度看,稅法分為簡單稅和復合稅兩種。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一些稅種也在逐步改變,包括稅種的刪減和稅率的變化,從中都能體現國家對于現行規章制度的不斷適應和改善,已達到更加貼合實際情況,促進經濟體制運行的目的。營業稅的刪減可以看出對于以往稅種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國家通過稅法的完善在調整納稅人的納稅負擔,近年來增值稅和個稅的稅率變化,也能看出國家為促進民生經濟減稅降費的決心。稅收制度是國家財政的重要組成,稅法是稅收制度的核心,通過稅法的實行,對征納稅具體細節做出明確規定,征納稅雙方共同遵守稅法,使得國家經濟體制運行更加良好。
公共財政能夠讓政府通過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產品來實現政府職能,如何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產業鏈上游資源來自何處?顯而易見政府提供公共產品的資源來自稅收收入,而稅收收入的確定來自完善的稅收制度,所以稅收制度是公共財政的核心。從真實數據能夠看出,2019 年我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總金額為190382 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全國稅收收入為157992 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 億元,同比增長20.2%。稅收收入占預算收入的82.99%,非稅收收入占比17.01%,財政收入當中稅收收入是最主要的來源。由此可見公共財政與稅收制度兩者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不可分割。公共財政通過稅收制度獲得公共資源,通過國家財政體制實行政府職能對收入進行再分配,從宏觀調控方面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實行資源的高效配置。稅收體制也能夠對公共財政進行監督,通過稅收能夠明確市場經濟運行的情況,對市場經濟進行監督,對數據進行分析,了解國民經濟發展趨勢,對政府行為做出規劃。另外通過對稅收收入結構的分析,能夠對當前行業整體的發展有大致了解,分析行業收入結構,通過對稅收的數據進行分析來調整創新相應的稅收制度,使其更加高效合理,運行更有針對性。
總之,隨著經濟的飛速提升和科技的不斷進步,能夠明顯看到我國的公共財政和稅收制度都呈現趨向于越來越透明化的方向,透明化辦公也能夠帶動公眾的參與性,積極提出良好發展建議。另外科技的創新也為公共財政和稅收制度的改革創新打下良好的基礎,稅收制度促進公共財政的高效運行,有利于構建服務型政府目標的實現,讓上層建筑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的需要,能夠不斷促進財政服務水平的提供,有利于國家經濟的高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