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江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陽江 529500)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不僅要響應社會和科技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應顧及到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從過分依賴教材的束縛中掙脫出來,不斷創新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內容,不斷創新中職計算機學科教學的形式,更好的提升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整體質量,全方位優化學生的實踐素養以及應用能力。
在中職教學教育體系中,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是一門非常基礎且關鍵的課程。作為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教師在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必須全面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不斷創新教學形式,以此來更好的提升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的整體質量,更好的提升它的整體教學水平?,F階段,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中還存在著較為突出的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該課程的教學成效,也影響著學生的計算機學科素養。一方面,中職學生的計算機學科素養存在顯著的差異,相對統一的教學方法,很難真正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極容易放大學生之間的認知差異。特別是部分農村中學的學生,他們鮮少接觸到計算機,更沒有掌握科學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若教師不顧及學生的實際,盲目開展教學引導,往往很難真正提升教學成效。與此同時,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分關注教材內容,過分引導學生來研究教材內容,并沒有融合行業最新的發展動態以及最新的技術成果,這同樣影響著學生的計算機學科素養。另一方面,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采用相對單一的教學方法,并沒有結合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認知特點等來進行創新。比如在相關操作技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采用多媒體來進行引導和示范,并沒有真正突出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也沒有引導學生積極利用所學知識來參與實踐,這本身影響著學生的應用素養。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為更好的提升教學成效,為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實踐素養,應該積極采用科學全面的改革措施,綜合全面提升該課程的教學成效,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灌輸性的教學模式,而應該不斷采用直觀化、形象化的教學方式,以此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更好的優化學生的實踐素養。一方面,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巧妙創設多媒體教學情境,將難度相對比較大、相對抽象的內容以形象直觀的方式來展現出來,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直觀認知。另一方面,教師還應該積極變革教學模式,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職業發展等,科學優化教學內容,不斷創新教學形式。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教師除注重理論教學外,更好注重開展實踐教學,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充分結合。比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一邊跟隨教師引導一邊進行實踐操作。教師在利用多媒體來呈現相關的操作方法的同時,教師可以一邊進行示范講解,一邊引導學生上機操作。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教學材料是非常重要的物質載體。但一直以來,教師都沿用傳統的教材,并沒有充分結合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成果。為扭轉這一局面,教師在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拓展網絡教育資源,依托于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創新和完善教學內容,更好的拓展學生的認知視野,更好的提升該課程的整體教學成效。比如教師可以創設微課教學情境,將最新動態以及相關技術成果等以視頻方式展現給學生,充分調動和培育學生的認知興趣,積極引導學生成為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學習主體。同時,在教學材料的選擇過程中,教師有必要結合不同專業學生的崗位需求以及未來發展,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校本教材。
在中職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過程中,鑒于不同知識點之間具有緊密的關聯性,為更好的提升教學成效,為更好的優化教學質量,有必要采用科學的模塊化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立足于核心知識點,將相關聯的知識點整合起來,以此來形成獨立系統的模塊,以此來更好的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當學生具備一定的認知能力后,教師還應該采用項目教學法,鼓勵學生以個體或者合作的方式來完成項目,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比如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引導他們合作完成項目演示文稿的制作,學生自主選擇演示文稿的內容,但需要運用到已學的PPT 制作相關知識。教師以學生的成果來作為評價依據,精準點評學生的學習成效。
結論: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是中職教育中的公共基礎教育內容,作為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特色課程,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積極變革教學模式,不斷研發校本教材,科學采用模塊化教學,更好的提升該課程的整體教學成效,更好的優化該課程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