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市第四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2015 年《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出臺,2016 年 1 月在京召開的以“信息技術促進教育變革”為會議主題的中國教育大數據專家論壇,為整合信息技術和教育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持。將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認同。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小學一線的語文教師,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應當與時俱進,在教學工作中注重引入信息技術,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近年來,筆者將小學語文的教育教學工作和微信、微課相結合,充分利用微信群聊和公眾號的便捷功能,利用微課的短小精悍的特點,進行日常的學習任務的布置、完成和監督等工作的操作,以及課堂教學工作的安排,在此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有效地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小學語文有限的教學時間內,教學活動需要由教授者、學習者、教學方式方法與教學內容等構成,而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關鍵,語文教學內容在語文教學活動中的地位也是如此。但大部分小學語文老師盡管認識到教學內容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仍然以考試成績為主導目標,僅僅教授課本上存在的語文基本知識,這種局限性教學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語文教學相對其他學科的教學來說是相對特殊的,它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還需要具備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系統化的分析能力,這些自主能力和豐富知識的獲得僅僅從課本教學中是難以獲得的。小學語文教學內容的單一化不利于培養學生鑒賞優秀作品的能力,也不利于培養其綜合性的語文素養。而隨著微平臺提供的信息技術的應用,賦予了語文教學以生動形象的活力,也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方便了教師和學生的實時教學交流活動的進行,及時反饋教學效果,增進教學活動的交互性,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精準性,增加教學成效。微課的運用有利于語文教學方法的創新和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微信平臺還可以作為教師、學生、家長相互溝通的重要途徑,能夠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學校和家長之間的一體化交互。
微課的“微型”體現在其“短小精悍”。“短”,教學時間短。微課教學活動時間長度一般為 5-10 分鐘。“小”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內容主題小,二是資源容量小。微課的主題小,只選取課文中的某一個知識點進行講解,例如:“品味疊詞之美”、“學寫留言條”、“識別形近難字”等,讓學生一目了然;微課的資源容量小,學習者可以隨時下載并觀看課堂視頻,實現移動學習。微課的“精”,體現在設計、制作、講授精,要求教師合理簡化課堂教學活動,精簡上課教學語言,合理預設學生學習活動。微課教學內容選擇精煉、視頻制作精巧,課堂教學活動豐富,一個微課,只講一個知識點、一個重點,雖然內容少卻是教師精心策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微課的“悍”,是說學習效果令人震撼。微課教學活動具有交互性,教學應用具有廣泛性,教學形式具有靈活性,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而且令學習者難忘。
微信平臺能夠給教師的授課領域帶來一定的改革發展,因為微信能夠滿足人們即時通訊的需求,同時其也是一種免費的傳媒載體軟件。為了應對微信平臺一天最多更新一次的情況,老師可以將需要的材料提早準備齊全,并上傳到材料管理庫之中,然后運用微信平臺定時發送功能來設定資料傳送時間,從而保證資料的上傳與教學進度一致。利用微平臺建立教學平臺,方便學習者學習已是大勢所趨,其強大優勢已經通過今年春季全國性的中小學生在家線上學習展現出來。老師需要立足于培養學生全方面成長,充分運用微信平臺的便利,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設置多樣化平臺,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個性生長。比如《神州謠》一課在要求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同時,還要增強學生對我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及對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意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教師通過對學生語文微信平臺資料的傳送、作品的展出等,可以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語文知識,提升學習興趣,增強了其語文動手能力,也提升了語文素養,從而使教師的教學目標得以順利實現。另外,教師可以通過微信平臺將學校精心制作的微課等資源分享給學生和其家長,這些微課資源種類多樣,其內容不一定限制于課上所講的內容,還可以包括課外的知識點,從而幫助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擴充其知識儲備。家長在密切關注微信平臺的基礎之上就可以幫助孩子復習以往的知識點,并預習將要學習的課程,因為對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僅依靠學校,家長也應當積極配合并參與其中。微信平臺的作用不僅于此,它還可以展示學生的作品或者學生和家長共同完成的作品,以此來鼓勵孩子的成績,激勵孩子好好學習,同時微信平臺還可以開展微課教學,此功能的作用在于幫助家長深入了解孩子,并有的放矢的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培養。
結語:在現階段信息時代,教育教學在技術方面的提升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結合,是相得益彰的。以小學語文教學的信息化為例,微信、微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學科教學的效率和質量,為教學提供了靈活多元的平臺和媒介,同時也給微信、微課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提供了拓展空間,交流方式和教學方式由文字到語音、視頻,文件傳輸的應用,公眾號的拓展,都是教育教學和信息技術共同進步的結果,在此過程中,既實現了教學途徑的多元拓展,也有利于信息技術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