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軍
(中國農業銀行單縣支行 山東菏澤 274300)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環境也發生了變革,深刻把握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環境的變化,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其的應用,提升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網絡時下的到來,各種各樣的思想充斥在網絡之中,網絡對銀行職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推廣,已經進入了智能時代,大數據下的各種決策行為源于數據分析,非傳統的直覺和經驗,給銀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應對網絡銀行思想政治環境的變化,網絡成為銀行職工表達意見的主要渠道,銀行職工權利意識得到了增長,網絡文化具有短平快的特點,使得銀行職工在閱讀習慣與信息獲取上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為提升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彰顯銀行公信力,利用網絡優化思想政治環境,做好職工輿論導向,利用網絡開展銀行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要做好職工的意識形態教育,注重網絡環境的凈化,銀行利用網絡來不斷提升銀行的公信力,注重對職工的引導,減少網絡不良思潮對職工帶來的影響,引領廣大職工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發展,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優化銀行思想政治環境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利器,將其作為銀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核心的輻射下,發揮網絡銀行思想政治的優勢,抵御網絡環境對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不利影響,推動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不斷提升職工的思想覺悟[1]。
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客體是職工,在網絡時代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客體對數字化生存有著十分敏銳的嗅覺,對傳統說教式的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往往不滿,甚至有的將信息作為知識,利用知識來反對信仰,對意識形態說教持反對態度,甚至背離了信仰自身,搖身一變成為網絡犬儒主義者。作為銀行思想政治工作者,做好信息過剩引發的思想混沌的反思,做好銀行職工指引,在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斷創新。
在網絡時代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主體要注重良好形象的塑造,擁有堅定而又可靠的信仰和素養,具有民主而又平等的理念和姿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主體在網絡時代下不斷提升自身的銀行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強化自身的法制意識,時刻保持嚴謹的紀律觀念,秉承良好的道德品質,在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斷加強學習的同時還要嚴于自律。網絡時代下的知識老化、更新的速度很快,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主體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有著扎實的基礎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在整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中始終秉承民主、平等的理念,注重銀行職工的需求與想法,只有將銀行思想政治工作植入銀行職工的思想之中,利用自身良好的形象和豐富的銀行思想政治內容與平等的銀行思想政治態度,贏得銀行職工的認可和信賴[2]。
第一,從傳統的階級性內容向專業性內容轉型,不斷強化意識形態的包容性。在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中,意識形態教育是核心工作,始終以主流意識形態為引領開展銀行思想政治工作,通過主流的意識形態給銀行職工從思想、價值、健康三個方面進行正確引導,彰顯意識形態對社會的包容性整合,主流意識形態始終是現代政治文明的理論資源,彰顯意識形態理論自身的競爭性,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和宣傳,注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學習與踐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意識形態工作的引領,以一以貫之堅定四個自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關鍵點,持之以恒的強化意識形態陣地的建設,迅速搶占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結合網絡時代的媒體傳播特點,借助微信、微博、公眾號等渠道,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力度,優化傳播方式,提升輿論引導的話語權與主動權,強化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話語權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與感召力。
第二,始終秉承人本理念開展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將人性根本作為破題的核心,加強對其的探索,從個性化精神生活引領到社會政治生活之中。在話語上,從傳統的革命話語向常識語言再向網絡潮語的轉變,將銀行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實處,放低語言姿態,盡可能地與銀行職工零距離的溝通和心靈感觸。
第一,在政治營銷中始終注重行甚于言,以良好的形象示范,強化自身的感染力,在銀行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強烈的營銷意識,彰顯銀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吸引力、說服力,提升營銷手段的競爭性與生動性,及時地把主流價值觀、主流意識形態滲透到銀行職工心中。
第二,避免形式化的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彰顯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要與客體的認知習慣相符,發揮網絡工具的輿論場作用,把握互聯網這個輿論場的主導權,采取多元化渠道促進主流價值的推廣[3]。
綜上所述,網絡時代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發生了深刻的變革,隨著銀行職工的不斷變化,為彰顯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提升銀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影響力,從上述五個方面加大對其的重視和應對,要發揮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引領工作,引領整個銀行思想政治工作從傳統的務虛向務實轉變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