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雁飛 郭永艷 歐 宇
(湖南有色金屬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株洲 412000)
近年來,職業教育一直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之路”的要求,并制定了一系列相關文件政策,推動職業教育進一步實行校企合作和工學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不容忽視,一方面教育者要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傳授職業知識、培養職業技能、進行職業指導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質,另一方面也是企業聘用、選拔、培養更為“適用”人才的客觀要求。在現代化建設中,人才資源占據著首要地位。高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要實現人才強國戰略就要從客觀實際出發,堅持以人為本、德育優先、人的全面發展等原則下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是我國高校工作的方向和目標。高職院校尤其要注重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落實,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立德樹人是對中國傳統優秀文化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是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教育資源?!傲⒌隆焙汀皹淙恕钡乃枷牍乓延兄?。習近平總書記說:“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备叩葘W校的根本任務是為“青年”的理想、本領、擔當進行“深加工”。只有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優良基因深植于青年大學生的精神世界,才能于無聲處轉化為青年大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自覺行動。因此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文化,把立德樹人教育理念融入教學工作中,校園文化中也不斷滲透傳統古文化的精髓,使其內化成學生日程生活的一部分,增強民族自信,提高辨別能力。
立德樹人是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要。黨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報告都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立德樹人使社會主義教育本質更加明確,使高校辦學使命更加清晰,使大學生培養目標更加具體,也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更加凸顯。立德樹人是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核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國家道德、社會道德、個人道德融合一體,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能預防西方資本主義價值觀滲透,高校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落實黨的立德樹人工作,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立德樹人。
首先,高職的德育教育對立德樹人實現的作用發揮不夠,“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還未明確確立,教育者對立德樹人的相關認知不足,大多教師存在“只教書不育人”的現象,教學方法傳統沒有認識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及創新型。學生方面,有些學生自我意識強,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厭煩抵觸情緒,還有些學生存在不守道德規范、不講誠信、法律意識淡薄問題,甚至個別學生存在心理問題。其次,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相關機制不健全,包括領導機制,保障機制及評價機制都需要進一步完善。再次,社會環境及家庭環境對立德樹人的支持不夠,遠沒有達到全員育人的額目標。
加強與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立德樹人的主體實施者。立德樹人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使命。在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輔導員、專業課教師都是實施立德樹人的主體力量,他們素質的高低關系到立德樹人的成效是否落到實處。具體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堅定馬克思主義思想信念,要真正的讀懂信仰馬克思主義。教師必須堅定對馬克社會主義的信仰,才能充分發揮在立德樹人中的榜樣作用。
其次,教師要有馬克思主義的深厚理論功底,能運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在立德樹人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只有具備深厚的馬克思主義功底,才能在教學中運用相關的理論剖析現象幫助學生分析令他們困擾的問題。
再次,教師要有很強的教學能力。教師能否把優良的專業技能、高尚的職業素養內化為學生自身的理論修養,關鍵還是看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學生能否接受這些理論并指導其行動。合適的教學方法、先進的教學手段有助于教學目的的實現。新時期,大學生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教師只有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對教材內容融會貫通、熟練駕馭,且緊密聯系企業市場發展的實際,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簡明扼要、生動活潑的形式把內容呈現在學生面前,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職業素養于無聲處融入教學中,把科學理論講清楚。課下在通過QQ、微信、學習通等聊天及教學軟件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最后,教師還應當具備良好的師德品德修養。師德是教師的職業道德。無產階級教育家徐特立說:“教師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人做人,教育后一代成為具有共產主義品德的人。”教師的師德及優良品德會對學生會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在教書育人的過程中,教師更應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學校更應該將師德建設納入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觀。
深化強化課堂教學改革
目前在各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仍然以傳統教學為主,教學效果不佳,課堂教學質量亟待提高。要改變現狀就要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著手改革。
轉變教學理念,首先要強化以人為本,尊重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尊重教師,時刻關注教師的發展;其次要注重全面發展,樹立素質教育的理念;再次要確保因材施教,不同類型、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他們的表現是不一樣的,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根據他們的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有針對性的教學,發揮他們的專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豐富教學內容,要把實踐教學和網絡教學納入課堂教學的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管理,提高實訓、企業見習、畢業設計在課程及畢業生考核中的比例;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根據學生專業實際情況,搭建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平臺,通過社會調查、公益活動、勤工助學等形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成長成才。網絡教學方面,任何人都可以搜索到自己想要的資源,高職教師要學會運用網絡教育資源,把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和現實社會政治、經濟熱點問題聯系起來,教會學生怎樣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引導他們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此提高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創新教學方法。多用啟發式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要求和實際情況,誘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著重培養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落實實踐教學法,“從做中學”,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獨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大學生更好更快地融入社會。
加強完善高職德育主渠道建設
首先加強教育者對立德樹人的認識。教師是立德樹人的主體,教師道德水平的高低及對立德樹人認識的深淺是有效實施立德樹人的重要保障。教育者要重視培養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水平,要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高職立德樹人的對象是學生,要通過“三全育人”的格局,讓全體人員參與到立德樹人的實踐活動中來,加快高職院校立德樹人的實現。
其次增強院校和家長的合力作用,搭建高校與家庭互動的平臺,促進家長與學校溝通交流。家長可以向學校反應子女入學前的家庭狀況、學習環境、思想品德等,以便學校全面了解大學生的發展狀況;學校也可以把學生在學校的表現及時傳遞反饋給家長,雙方互相溝通,積極推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最后逐步完善高校立德樹人的相關機制。具體措施如下:
健全“校黨委領導下”領導體制是形成高校立德樹人有效機制的關鍵,在高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把立德樹人貫穿于學校的各個部門、各個教職工人員,實現立德樹人的全員化,有助于立德樹人的有效落實。
建立健全并不斷完善立德樹人的激勵機制是實現立德樹人的有效手段,可以通過關懷激勵、榜樣激勵、獎懲激勵,引導和激勵學生以更積極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使他們能夠自覺努力地完成各項任務;此外在立德樹人過程中,要對參與的教學人員、管理人員、服務人員同樣設置多種類型的激勵措施,以調動其參與熱情。
建立健全立德樹人的保障機制。立德樹人的保障機制,是決策部門為確保立德樹人工作正常有序運行,保證立德樹人的各項計劃落到實處,為立德樹人工作在經費及師資等方面給予的保障,要有必要的經費支撐、健全的制度保障、雄厚的師資力量及全體師生的積極支持。
逐步完善教師與學生的考核標準,綜合運用多元評估方法手段,促進立德樹人的實現。學校要加強師德建設,,可以采用教師間互評、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和自我評價等方法,對教師進行全面考核,保證評價標準的客觀公正性,同時,對于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的獎勵與懲罰。其次,在對學生的評價過程中,學校要綜合評價他們,突出道德修養的重要性,把大學生良好的道德修養與評優、評先、獎學金發放、入黨等結合起來,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立德樹人的實現做好準備。
優化社會環境
不同的環境塑造不同的人,良好的環境對人有積極的影響。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會受社會環境的影響,立德樹人的實現也離不開不斷優化的社會環境。全球經濟、政治發達的今天,政府應努力建立與市場相一致的道德規范,努力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向上充滿正能量的社會經濟環境,引導大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高校立德樹人的實現。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下,高職院校要做好大學生的價值觀工作,使其堅守正確核心的價值觀。對于西方文化的滲透,我們要秉承著批判繼承的原則,取其精華。此外,政府還要加強互聯網傳播的監管力度,保證網絡信息傳播的真實、可靠、安全,為大學生營造一個健康、充滿正能量的網絡教育環境,促進立德樹人更好、更快的實現。
完善家庭教育
孩子的性格會受到家庭、父母的影響,家庭教育顯得尤為重要。父母要充分重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積極配合學校教育,促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父母自身道德修養水平的高低,會影響子女自身道德水平的提高。合理的教育方法可以促進孩子良好品德的形成,要發現孩子自身的特點,培養他們獨立、勇敢、自信等品質。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也是家庭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
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可以說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管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還是社會教育,要做到以人為本,注意發揮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育人的過程中來,都要培養大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大學生要客觀的認識自我、及時的自我調適、系統的自我反思,唯有這樣思想認識不斷向正確的方向發展,自我教育才能順利進行,自我教育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高職教育的立德樹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也不是單靠個人或幾個人能完成的,需要整合無數人的智慧和力量,需要家庭、社會、學校、政府共同努力,經歷長時間的探索和實踐,才能完成。在立德樹人教育的過程中,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發揮教師的影響力,堅持素質教育、改革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拓展高校德育的主渠道,為立德樹人提供正確的導向;進一步優化社會環境,為立德樹人提供和諧、健康的育人環境;全方位完善家庭教育,為立德樹人提供有力的保障;全面提升大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實現教育與自我教育的有機結合。促進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需要我們在實際中不斷反思和實踐,以期探索到最完善的立德樹人實現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