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
(河北省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南關小學,河北 承德 068355)
小學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小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也是豐富小學生情感世界的重要途徑。小學體育游戲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形式,趣味性、娛樂性強,能夠極大地激發小學生對體育的熱情,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是小學體育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和體育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一種全新的將小學體育教學和游戲融合的教學方式應運而生。本在分析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探討將小學體育教學與游戲結合的方法。
部分學校以“教師講授動作要領、學生單純模擬動作”為主要教學形式,教師過于注重體育規范化教學及教學任務的完成,忽視學生學習興趣、良好習慣的培養。
目前,學校安排的體育教學內容往往一成不變,并呈現固定化、枯燥化、模式化傾向。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嚴重脫節,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尚未納入教學體系中,甚至還有學校并未為學生訂閱體育教材,這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課內、課外學習。
當前學校的體育教學評價以學期考試為主,教師主要考查學生體育動作的規范性,一方面忽視了學生對體育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只以期末考查作為參照標準,忽視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監督。除此之外,還存在部分學校不安排體育考試的情況,不能測查學生的體育學習情況。
體育游戲是體育教學中的一項重要教學手段,一般分為娛樂性體育游戲和專項性體育游戲,無論是娛樂性體育游戲還是專項性體育游戲都有相同點,即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競賽性和娛樂性強,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體育游戲的設置一般都是在設定的場地或條件下進行的,場地或所用的器材也是經常變換的,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生參與的興趣。體育游戲的設置都是有一定的規則的,要完成游戲必須遵守體育游戲規則,因此經常參與體育游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性。小學生通過參與體育游戲可以有效地提高其跑、跳、投等基本身體能力,進而提高其身體綜合素質。小學生經常參與體育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其聽力、記憶力、觀察力、注意力、手腦協調能力等,而且還有助于其團體意識、合作意識、吃苦耐勞精神、責任心等的培養。
針對上述提到的我國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教學的意義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實施體育教學與游戲的融合極具現實性、緊迫性,具體策略如下。
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除卻必要的體育知識及體育技能講解外,還可根據課堂進程的特點選擇一些游戲活動作為輔助教材。比如在課堂準備部分選擇的游戲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運動技能,為體育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課堂主體部分選擇一些能活躍課堂氣氛的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小學體育跳高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參加有利于跳高的起跳、擺腿游戲,一方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另一方面使學生的身體得到舒展。在課堂主體部分,教師講解完基本跳高知識和跳高技能,可給學生安排一些發展上肢力量的游戲,如“拋實心球比賽”“推手比賽”等,促進學生身體機能的平衡。
體育游戲教學要突破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在保持基本傳統地礎上添加一些趣味游戲因素,但游戲的選擇并不是隨意的,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選擇相匹配的游戲類型,不僅關注學生的個人能力發展,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競爭精神,使學生認識到互幫互助、配合、尊重、忍耐、服從的重要性,通過體育游戲教學不僅使學生學到基本的體育知識、技能,還陶冶學生情操、塑造優良品質。
教師在創新教學形式的基礎上,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并且這種教學方法要體現創新性。具體來講,可采用兒童化角色任務法、結合多種新奇游戲法、以游戲激發自由發揮法等,教師通過設置新奇、創新性游戲,使學生親自參與到游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和信心。
綜上所述,將游戲融入小學體育教學中、創新體育教學形式和方法并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具體生活實踐結合是適應體育新課程改革的必然選擇。通過開展體育游戲教學、合理組織游戲教學,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體育技能和基本素質的提高,從而實現學生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