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安妮
(天津體育學院運動與文化藝術學院,天津 301900)
近年來,人們對陶瓷這種密度高,耐用性強的材料的應用愈發廣泛,其領域橫跨家裝、醫療、航天三大領域。但科技的普及與技術的發展卻忽略了文化的傳承。陶瓷的制作技藝是伴隨著中華五千年的發展而流傳并逐漸成熟的,其歷史之久遠上可追溯到黃帝時期。如此深遠的歷史,現在卻被人們遺忘在現代的角落。人們只知手中捧的和腳下踩的只是生活所需而已。須知陶瓷文化不僅僅代表一段歷史,更是代表著推動我國手工業和制造業發展的助力之一。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可見,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是一個國家得以延續的根本。況且,陶瓷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已被公認成為中國的標志,其也曾多次作為“國禮”被贈予外國元首與友人。如今陶瓷已成為聯結中國與世界各國的外交橋梁,而身為國人又怎能對陶瓷文化一無所知?事實上,普及陶瓷文化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大眾的文化水平,更是要提升國人的文化歸屬感,將這筆無價的財富得以延續。
人們對于事物的認知往往通過視覺和聽覺效應造成的感性思考,得出的結論通常帶有個人理想色彩。而實用性創意的產生是需要理性的前景數據分析,所以,數據的調查及分析顯得尤為重要,結合數據,做出合理的可行性創意計劃,是研究進行的初步探索。
為實現“陶”文化能夠在公眾視野普及,對于公眾需求及現有知識水平的調查是必不可少的。數據顯示,近75.68%的人對于陶瓷仍停留在觀賞性的初步認識,而對其歷史的了解則寥寥無幾,可見“陶”文化普及的必要性,也表明創意的根本在于順應當代大眾審美的趨勢下,進行以發掘歷史為出發點的普及方式。此外,公眾之所以對“陶”文化的關注度不高,其自身價值與公眾所以為的價值分歧也是原因之一。許多人只單一注重其自身年代為其帶來的價值,而忽略其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價值。陶瓷文化發展至今其品類不下百種,每一種都凝聚這令人難以想象的血汗與智慧,若單純以金錢衡量傳統文化顯然是一葉障目,文化的價值要傳承和發揚,其歷史能在多年后仍被后人所敬仰才是其價值的真正體現,也是文化普及的根本意義。
現如今,中國是陶瓷生產第一大國,但距離世界生產強國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中國的陶瓷企業多數是國外知名陶瓷企業在中國的代理商,并沒有真正屬于本國的知名陶瓷企業。陶瓷源起于中國,可卻是由國外的企業占領市場,其內在原由自是對本國文化的發掘和認知的不夠。當下的陶瓷市場已向高層次的階段發展,產品本身需具收藏、實用及升值空間。我國的傳統文化價值居世界首位,若將其合理的附加于產品之上,如此一來,產品兼具藝術性和文化價值,足以增強國人的文化歸屬感和認同感。與此同時,本國的陶瓷品牌形象及價值也得以增強。
如今,“穿越”這一充滿了時代色彩的創作形式深受大眾的喜愛,結合傳統的文化故事,以現代的視角見證歷史文化的發展符合當下大眾接受文化的立場,同時吸引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是創意的根本意義。以創意原創作品的形式將傳統歷史文化重新展現在大眾視野,使塵封多年的陶瓷文化以更加嶄新的面貌呈現出來,勢必會引起廣大受眾群體的文化共鳴,喚醒其自身對于國家對于時代的情懷,引發社會的關注和討論,達到了文化普及的根本目的,是傳統文化發展的的必經之路,同時也將創意的文化傳播發展成為文化發展的新趨勢。
短視頻的橫空出世為大眾生活增添了獲取信息的新途徑,其傳播速度之快,范圍之廣,遠遠超過了傳統紙媒的效果。通過視頻平臺傳播文化具備普遍性、高效性和持續性,在現代生活節奏逐步加速的大前景下,快速獲取知識信息是所有受眾的硬性需求,滿足了這一特性對文化傳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順應時代需求是文化創意產業得以發展的根本要義,也是市場大環境下,傳統文化演變的創意產業得以生存的基礎。
作為品牌和項目的標志性作品,衍生品的效果不僅僅是單純的成果展示,其意義本身涵蓋了宣傳性、紀念性、商業價值以及概念的濃縮。尤其是以傳播文化為主題的衍生品,凝固于文化本身,是文化現象的根本保留。文化的傳播始終伴有時效性,經過歲月的沖刷會被人們逐步淡忘,但衍生品自身會喚醒留存在人們記憶深處對于文化的熟悉感。對于文化的有效傳播具有實用價值,也是品牌與項目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工作組成部分。
信息的采集與知識的擴散必定要依托有效的傳播媒介,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已進入數字媒體時代,互聯網的傳播更新速度已超越人類的想象。短視頻的橫空出世為大眾生活增添了獲取信息的新途徑。所以,普及文化以互聯網信息采集—整合創新—媒體短視頻投放—后期衍生持續運營的形式展開無疑是最為有效的方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經歷了歷史的沖刷和戰爭的洗禮能夠發展到今日,是先人的智慧與對文化的尊崇凝結而成的結果。而如今我們的責任就是運用自身的專業知識,把傳統文化傳承到下一個新紀元。在文化創新產業蓬勃發展的大環境下,傳統文化的創新發展將成為新時代的又一偉大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