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書豪
(太原燃氣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2)
在新的時代環境下,政工工作逐漸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具體而言,其面臨的機遇主要體現以下兩方面:
(一)“互聯網+”時代下政工工作的覆蓋面得以拓寬。時代環境的變化與發展,對政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高質量的政工工作才能有序保障黨員群眾隊伍的先進性。尤其在“互聯網+”時代環境下,更應靈活開展政工工作對廣大群眾進行政治思想教育,確保其政治思想與時代環境相適應。由于“互聯網+”時代環境本身具有傳播效率高、影響范圍大的特點,將互聯網信息技術有機融合于政工工作之后,可以為現代化政工工作方式的創新提供必要的支持,同時,借助互聯網渠道,政工工作渠道也隨之得以有效拓寬,有助于引領我國黨員群眾統一思想,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互聯網+”時代下政工工作與群眾的粘性得以提升。在“互聯網+”時代,群眾通過互聯網渠道就能快速、便捷的獲取各類信息,同時,在互聯網渠道,黨組織與群眾之間的互動及交流也非常便利。黨組織在開展政工工作過程中,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可以更為快速的將我黨的先進思想向廣大群眾傳達,群眾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將自身的需求傳遞于黨組織。黨組織與群眾之間的聯系更為緊密,政工工作的開展也與群眾的需求有了更高的粘性,這對提升政工工作質量也有著積極助益。
(一)政工工作應用網絡技術不到位
“互聯網+”時代下,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之處,政工工作方式得以不斷創新。但在具體實踐過程中,政工工作存在應用網絡技術不到位的問題。例如,部分企業或基層在開展政工工作時,雖然有意識地將互聯網應用到其中,但是,具體的網絡管理卻相對較為忽視,導致借助互聯網傳輸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關的信息質量參差不齊,科學性不足。還有些企業或基層,僅僅基于節約成本的原因,對“互聯網+”時代下政工工作需要的網絡設施、網絡技術等方面投入較少,導致企業或基層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政工工作隊伍素質偏低
就目前情況來看,政工工作隊伍素質偏低,是“互聯網+”時代下政工工作面臨的挑戰之一。據了解,無論是企業,還是基層政工隊伍,同時具備計算機網絡技術、科學教育、法律等多領域知識的人才尤為匱乏,政工工作隊伍綜合素質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同時,部分企業及基層對政工工作隊伍建設不夠重視,缺乏主動引進“互聯網+”時代下綜合素質水平高的政工工作人才的意識,導致現有政工工作隊伍建設尤為緩慢,與當前“互聯網+”時代對政工工作隊伍提出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一些不良思潮對我國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不利影響,政工工作隊伍素質亟待提升。
(一)加強“互聯網+”政工工作平臺的建設
“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不僅只是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創新與變革,利用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將其有機融合于政工工作當中,可以大大提升政工工作效率。因此,可以通過加強“互聯網+”政工工作平臺建設,使其為新時代環境下政工工作提供助力。企業或基層政工組織者,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官方網站等平臺搭建統一的現代化政工工作平臺。在建設“互聯網+”政工工作平臺的過程中,要注重“互聯網+”技術的充分應用,利用信息技術、大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等現代技術收集并篩選與當前時代特點相適應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過該平臺,群眾的訴求能夠更為快速、便捷的傳遞于黨組織,“互聯網+”政工工作平臺的建立,為新時期政工工作的創新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持。
(二)重視“互聯網+”政工工作隊伍建設
政工工作組織者需要充分重視“互聯網+”政工工作隊伍建設,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加大優秀“互聯網+”政工工作人才的引進力度,通過引進各領域的優秀人才,并在政工工作隊伍中樹典型,使其成為“互聯網+”時代政工工作隊伍的標桿,帶動整個政工工作隊伍綜合素質的提升。
2.企業或基層應加強對現有政工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具體涉及政治理論知識、政工工作業務技能、現代信息技術操作等方面,上述方面的培訓,既能夠幫助政工工作人員提升業務技能和工作能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增強政工工作隊伍的綜合素質。
3.以多元化的活動促進政工工作隊伍之間進行深化交流。例如,開展“互聯網+”為主題的政工工作交流分享會,對其他企業或基層的“互聯網+”政工工作實踐模式及創新思路予以充分溝通,并針對“互聯網+”時代特點下政工工作面臨的問題進行深化交流,以此提升政工工作隊伍的綜合業務能力。
政工工作作為隊伍建設的重要部分,在“互聯網+”時代環境下面臨著較大機遇,對改善政工工作效率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政工工作面臨的挑戰也日漸凸顯。針對新時期政工工作面臨挑戰,有必要加強“互聯網+”政工工作平臺和政工工作隊伍的建設,如此才能逐步形成“互聯網+政工”的局面,進而為創新政工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