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麗
(西充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四川 南充 637200)
工業化發展背景下,雖然從一方面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但是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也是比較嚴重的。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以及綜合利用是比較重要的,只有做好這一基礎工作,才能有助于礦山地質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從當前礦山地質環境綜合利用以及恢復治理的現狀能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從幾個層面進行闡述,如:①礦山開采后泥石流問題加劇,開采當中由于工作操作當中會有震動,這對一定范圍內的地質結構松散區域會產生很大程度影響,也會在開采施工當中對大量植被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壞[1]。礦山開發的方式不合理,如切坡存在不合理之處,地質出現坍塌等相應問題,這就必然會使得地區內土量增加,這對地區徑流系數會產生很大程度影響,雨季的時候造成泥石流的災害。②礦山地質環境的開展當中,采空區以及礦山地面沉陷的問題是比較常見的,容易造成地下水過度排放,對自然資源分布會產生很大程度影響,地下徑流也會造成很大程度的損壞。③礦山地質環境的破壞中對于尾礦化學污染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主要是礦山當中廢土和矸石固體廢棄物的大量堆積,不只是會對礦山土地資源產生占用的影響,長期作用水資源也會被重金屬礦物質污染[2]。④礦山施工的工期是比較長的,管理機制存在著各種漏洞,這也是造成地質環境破壞嚴重的重要因素。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以及綜合利用,需要從多方面的措施實施方面加強重視,以下幾點措施的實施可供參考:
為保障礦山地質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投入充足的資金,只有資金作為保障才能真正有助于促進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各項工作良好推進。而在管理機制的完善方面也要充分注重,這是為礦山地質環境良好發展提供保障的重要舉措,只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為實際管理工作的良好推進起到積極促進作用。制定和實際的管理工作相適應的標準以及規范,為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以及綜合開發工作實施提供依據,從而能夠為實際工作目標實現打下基礎[3]。
礦山地質環境綜合利用以及恢復治理工作的實施需要有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將高新技術在地質環境的監測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才能真正為保障地質環境的良好發展打下基礎。各地區要注重構建地質環境監測隊伍,對于礦山地質環境產生影響的信息及時收集監測,并能及時構建礦山在線監測系統,通過這一方式來監測數據,能夠為礦山地質環境預警以及形成網絡機制起到積極作用。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下是提升地質環境綜合利用以及恢復治理工作質量的重要技術支撐,將相應新技術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出來,才能真正有助于提升礦山地質環境綜合利用以及恢復治理工作的質量水平。
為保障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的效果良好呈現,這就需要注重從多樣化的措施實施方面加強重視,不同的恢復領域采用相適應的恢復舉措。如在土壤恢復舉措的運用方面,土壤上部淺層種植深根植物以及人工松土恢復,土壤深部要做好爆破性松土處理,后者是通過機械化的方式松土,物理修復后需要化學修復的要采用化學修復的方式,如對酸性土壤噴灑石灰或者是碳酸氫鈉,而堿性土壤通過酸性試劑積極改良,而缺乏營養物質以及有機物質土壤,通過添加鋸末以及稻殼類進行對土壤實施改良能起到良好作用[4]。另外,對植被恢復的實施中,要注重和礦區當地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緊密結合起來,對抗逆性以及灌木和草本互相搭配方式,草本以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為主,有助于對土壤質量有效改善,通過從這些方面得以強化,才能真正有助于礦區生態環境的改善修復。
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以及綜合利用過程中,要注重從分區治理的方式應用加強重視,結合地質環境狀況采用分區治理方式,如礦山塌陷裂縫的狀況,進行修復的時候要注重回填整平操作,不嚴重的防滲處理,山區地方通過邊坡加固和回填巖土方式。含水層被破壞的狀況要能夠從廢水監測的工作方面加強重視,運用過濾方式把有害物質過濾掉,并進行集中化的處理,避免廢水繼續深入到地下水中去[5]。通過從這些基礎工作方面進行強化和完善,才能真正保障礦山的地質環境的良好完善。
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以及綜合利用,要能夠針對實際存在的問題加以應對,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做好相應的管理工作,從而才能真正為礦區的利用效率有效提升起到積極促進作用,有助于各項開發建設工作良好推進。希望上文中對礦山地質環境的恢復治理以及綜合利用相應研究,能為實際的工作落實提供有益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