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猛
(撫順縣林業和草原局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 撫順 113000)
引言:森林培育是當前生態環境建設中的有效途徑,通過樹木和森林利用其光合作用將空氣中的有害分子進行吸收和轉化,對改善生態環境意義重大。由于目前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還很嚴峻,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加大對森林培育的力度,切好做好生態環境建設工作,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國家戰略。
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是存在的生態問題中的一部分,森林培育能夠緩解和改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程度,對于促進生態環境建設意義重大。首先,樹木能夠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阻止水土流失,有效地增加森林的覆蓋率。其次,有研究表明,當樹葉脫落后,落在地表的落葉能夠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表徑流,避免因下雨造成嚴重的雨水沖刷。最后,森林培育能夠保護生物的多樣性,在世界人口持續增長,人類活動范圍不斷擴大的情況下,生物的多樣性遭到了嚴重 破壞,加強森林培育可以防止自然資源的過度利用,進一步促進生態平衡。
由于工業的發展,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吸熱性強的物體逐年增加,對大氣層造成了破壞,使得全球變暖,海平面逐年上升,地球上的病蟲害也越來越多。當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會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放出一定的氧氣,能夠降低二氧化碳等熱性氣體對大氣層的破壞,減緩溫室效應。因此,通過森林培育,能夠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有效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讓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得到平衡的發展。
森林中植物種類繁多,不僅能夠固化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還能強化土壤表層的蓄水能力,水是生命之源,任何植物的生存都離不開水資源,植物要想得以生存,需要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這樣即便在雨季,在森林覆蓋率較大的地區,洪澇災害發生的幾率也比較小。
我國屬于人口大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為了提高我國的經濟水平,加快我國社會的發展,大力推進工業的發展,工業廢料處理的不合理使得工廠周圍的空氣質量逐漸下降,一些有害氣體被人體吸入后會對人類的呼吸系統造成損害,嚴重危害人體健康。森林中的植物能夠吸附空氣中的顆粒物,過濾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防止有害物質被人體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凈化了周圍的空氣,使空氣質量得到進一步優化,進而確保人類的健康。
森林培育工作需要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雖然在森林培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都有專門的資金投入,但是為了加快森林培育的速度,使其盡快發揮出積極作用,還需要不斷的投入資金,在生態環境惡化的今天,由于森林培育的一個長期系統的工作,只有投入足夠的資金支持,才能確保森林培育工作的有序開展,進而逐漸提高森林培育的質量。此外,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提高對森林培育管理人員的補貼,以此提高森林管理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認真投入到森林培育的管理工作中去,進而加快森林培育的速度,提高森林的利用率。
為了滿足生態環境建設的要求,在森林培育方面需要建立完善的森林培育制度,擴大其在社會各界中的影響力,在森林培育制度的約束下,能夠規范相關人員的工作態度,實現對資源的合理整合和配置。因此,國家需要下達完善的森林培育制度,明確項目流程,將每個工作環節的職責都落實到位。并且下級單位要做好監督工作,發揮自身的作用,結合地方森林培育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管理計劃,為森林培育工作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建議,確保森林培育工作的有效開展,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由于大部分的森林都位于偏遠的地區,在管理方面也大多是森林附近的村民,但是不少村民的文化程度較低,對森林和生態環境的關系還不夠充分了解,在森林中濫砍濫伐的現象仍然會發生,制約了生態平衡發展,不利于人與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因此,需要加強對當地村民的宣傳教育,為農民普及關于森林培育的知識,提高村民對森林培育的重視,進而強化他們的管護意識。林業部門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網絡平臺、橫幅宣傳等,將保護森林的知識帶入到村民的視野,讓每個社會公民都能自覺的而加入到生態環境建設的隊伍中,與國家共同努力,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加快森林培育的速度,使森林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綜上所述,就目前生態環境的實際情況而言,我國還面臨著嚴峻的形式,仍然需要每位社會公民的重視,不能做出絲毫懈怠,尤其是在森林培育工作上,通過森林培育防止自然災害的發生,逐步提高森林的覆蓋率,減緩溫室效應,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