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美
(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劉臺莊鎮西窯窠莊完全小學,河北 秦皇島 066605)
新《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對小學作文教學明確指出:“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有創新地表達,盡可能減少對寫作的束縛,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所以,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作文教學,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愛上寫作時,他才會有表達的欲望,才會傾注其真實情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有可評性。
很多學生都“患”有“作文恐懼癥”,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對癥下藥”呢?筆者認為,可以和學生一起欣賞一些美文,告訴他們:看似簡單的文字,卻可以描繪出多彩的生活。如果他們的作文寫得好,老師也可以把它當范文一樣來講讀,當美文一樣賞析。由于小學生都有喜歡“被表揚”“被欣賞”的心理特點,因此,躍躍欲試的他們總會情不自禁地提起筆,開始寫作。
教師要善于采用心理學上的“暗含期待效應”,對學生的每一篇作文盡量找出它的閃光點,然后告訴學生:“你的作文比上一次進步了很多”、“你是未來的小作家”......得到了老師的肯定與鼓勵,學生會激動不已,提筆寫作,因為他們還想得到老師的“贊美”。
教師在選擇作文題目時,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如果教師要求學生寫一些遠離他們生活體驗的文章時,孩子們肯定會抓頭撓耳,不知所措,最后上交的文章肯定不盡人意。
語文素養是日積月累而形成的,千萬不可一蹴而就。
博覽群書是培養孩子語文素養基本功之一,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孩子寫作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之一。小學生的閱讀不應該局限于課本、作文書,而是應該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由于小學生的生活閱歷尚淺和知識面窄小,因此在寫作難免不會“創新”,不會有“獨特見解”。而長期大量的閱讀,既可以快速豐富他們的知識,又為他們在寫作時提供了間接素材。
學生在平時的觀察或閱讀中,突然有了“自己想要說的話”時,老師就應該鼓勵他們寫出來。在寫作時,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寫出自己的真實情感,表達出自己對社會、對生活、對大自然的獨特感受即可。同時,老師應告訴他們:不一定要寫長篇大論,哪怕只是幾句話或是一小段文字,只要是當時自己的真實情感,就可以如實記錄下來。寫完之后,鼓勵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反復修改。這樣堅持下去,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有明顯的提高。
著名作家曹雪芹曾說過:“世事明洞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只有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寫作文時才會“信手拈來”。
“一切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中有取之不盡的材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進生活,從生活中去捕捉素材,開發寫作的源泉。只要學生能觀察積累,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就不會“言之無物”。如老舍先生的《貓》一文,把貓的性格古怪、滿月時的小貓的可愛與淘氣刻畫得栩栩如生,這一切都是老舍先生平時仔細觀察并注意積累素材的結果。
“情感”是作文的靈魂,而情感的表達則需要學生的有感而發。記得有一次學校舉行歌詠比賽,活動結束后,我以此次比賽為契機,安排了一次小練筆。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當時班里一個語文成績很差的孩子寫到:“一開始,我很緊張,生怕自己唱不好而影響了班級的總體效果,我的手腳不停地發抖。”“緊張、發抖”兩個詞語是一個成績差而又內向的學生站在舞臺上生的“縮影”,這個學生恰到好處地表達出來了。
學生挖掘了生活素材、醞釀了寫作情感后,下一步就進行寫作。而掌握一些必備的寫作技巧,并恰當運用在寫作中,會為文章“添姿加彩”。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寫作中充分發揮出來,千篇一律的文章,讀者早已司空見慣。而一篇創新作文的出現,必然會使讀者眼前突然一亮,同時也會為你博得不少喝彩!
開頭技巧如:“開門見山 落筆扣題”、“引用經典 彰顯底蘊”、“借物聯想 引發情趣”,結尾技巧如:“抒發情感 氣勢不凡”、“出人意料 戛然而止”、“升華主題 揭示本質”,這樣的開頭和結尾會引起讀者的興趣,給人一種“上檔次”的感覺。
在行文中,如果根據文章內容,適時添加一些寫作技巧,會為文章潤色不少。比如寫人的文章,可以采用“欲揚先抑”“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作手法進行人物的刻畫描繪;寫景的文章,可以采用“對比”、“烘托”的寫作手法,突出景物的與眾不同。
教師在作文評課上與學生一起“欣賞”來自同學間的寫得較好的作文。哪怕學生作文中只有一段話描寫得較好,甚至是一個詞語用得很好,教師也應該在同學們的面前朗讀并贊賞,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這樣做能增強他們的寫作信心。另外,對于寫得較差的作文,教師也應選取有代表性的作文進行“展示”,讓大家找出文中的不足,指出應該怎么寫,同齡人相互幫助,學生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效果也會很好的。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每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的時候,都應該積極探索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大膽地進行寫作,在能寫會寫的基礎上,再鼓勵學生運用創新思維進行寫作,讓“未來小作家的種子”遍布全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