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艷
(豐寧滿族自治縣大閣中心校林營小學,河北 承德 068350)
關于“高效課堂”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高效課堂”是教師永遠的追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時間、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和發展。在新課改、新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學方式正悄然發生著變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而促進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學生主動思考。在課堂上教師應當積極的引導學生主動展開思考,并且能夠幫助學生提高深入互動的能力,而不是將這種師生互動流于表面。有的教師連續地提問,讓學生依然處在被動學習。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將課堂互動設計涵蓋在課堂教學中來,在充分挖掘教材價值的基礎上,完成對學生主體的表現能力的發展上來。另外,在教師與個別同學的互動中,努力地洞悉學生的態度與情感,并且能夠與學生進行相互的交流,完成情感上的理解,最終實現情感上的互動。
(二)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當從傳統的教授者的角色中走出來,通過知識來鼓勵學生思考和討論,在完成情感交流體驗的過程中完成學生對知識的認知,進而促進學生自主性和思維創造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小學階段不要求學生能夠提出完美的問題,但可幫助學生提高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無法面面俱到,但是教師可以確定教學目標,在抓住重點和開展學習活動,能促進學生的認知與情感的結合,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三)建立良好的情感互動。教師的教學不應該是一種機械性的傳授知識的過程,應當結合情感完成整個教學過程。教學的過程是師生進行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用自己積極熱情的情緒感染學生。語文學科最大的特點就是具備情感性,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應當本著情感的基礎上,加上豐富的語言和語調,完成聲情并茂的教學過程,在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完成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一)激發興趣。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廣泛應用,讓學生置身于聲像同步、色彩斑斕的教學環境中,帶動學生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激發學生想要學習的興趣。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插圖,僅僅看課本上的插圖,學生不能完全體會其中的意境,利用動畫的形式展放在學生的面前,學生帶到意境滿滿的美卷中,讓他們身臨其境的感受書本圖文所要表達的意境,教學效果會事半功倍。
(二)突破難點。在通常語句的訓練中,我們運用比較法、擬人法等,句子訓練中,通常情況下是教師進行舉例,學生回答,因為時間有限,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多媒體可以隨時隨地幫助學生了解句子怎樣寫具體表達,即使上課沒聽懂教師所講,課下學生可自行在網絡查找有關資料,加深了解。現在學生語文課本中圖文介紹比較多,且文章篇幅有些較長,立體感不強,多媒體教學的實施可以有效地使抽象的畫面具體化、生動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克服思維障礙,突破教材中難點、重點。
(三)拓展創新。語文教學分為好幾大模塊,閱讀就是其中之一,多讀、多聽,并運用多媒體技術,學生可查找更多的閱讀資源,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大膽創新、自主探究;知識是無限的,在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亦要有兼修升華思維,傳統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老師上課時越到最后就會產生倦意,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運用特制的音響、圖像等方方面面的刺激學生感官,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利于學生進一步對知識鞏固和升華。
(四)教學更加完善。完善教學模式是刻不容緩的,在傳統的教學教師教育學生局限性較大以及花費的時間、精力較多,不利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在配置課件、完善教師教學質量等方面皆有顯著成效。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準備課件,輕松的解決教學不完整的問題,合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結合,使教學更加完善、更加精彩。
(一)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活動空間,盡量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共同交流,生生合作探究,多給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的機會。合作學習,暢所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相互啟發、質疑問難、、相互評價、不斷拓寬尋聲的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努力凸顯學生在課堂中的主人的地位,才能是學生很好的展示自我,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
(二)教師的主導作用。語文課堂中在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同時,絕不能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因為教師使整個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努力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在學生求知的過程中可以不斷啟發學生,引導學生深度和廣度進行探索的同時給學生以鼓勵,督促和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三)學生個性發展。新課改下,個性化教學的實質就是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做到“以生為本”,遵從學生個性發展,尊重學生的選擇與思考、情感與體驗,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鼓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真正做到“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展開豐富多彩的分層式的教學活動,培養出有著健全人格良好個性的人才,而這些的實現,首先依賴于我們的教學中要有“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