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娟
(河北省邯鄲市趙王小學,河北 邯鄲 056001)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作業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布置他們喜歡的作業。教師布置作業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其英語素養。
(一)層次性。首先老師布置一些基礎作業,這個是適合所有學生進行學習的。這個基礎作業可以是單詞、短語等基礎知識的記憶,同時也可鞏固、復習所學習的知識。其次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層次設置不同的作業,對于英語基礎差的學生則可給他們布置一些基礎性的作業。對于中等學生,可在布置作業時在難度上都有所提高,可以布置一些詞匯運用,句型模仿等作業,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也可提高他們運用英語的能力。而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可以給他們布置一些有探索性的、創造性的英語作業,拓寬他們英語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英語能力。
(二)多樣性。在對小學生布置英語作業時,教師需要靈活變通,采用多種作業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應有單詞方面,除了抄寫單詞,教師還可讓學生分小組,強化他們對單詞的記憶。還可讓學生把單詞制成卡片,并貼到對應的物品上去。另外也可采用分組的方式,把學生分組,讓每個小組根據所學的英語知識共同繪制英語手抄報,或編一話劇,讓小學生自己設置情景、編寫對話,并自己分配角色進行表演。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做作業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加強小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
(三)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布置的作業如果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是不符合其喜好,學生做起作業來就會枯燥乏味,心生厭煩,會影響學習效率。因此小學英語老師在對學生進行作業布置時需要保持作業的趣味性原則,引起學生對作業的興趣。例如在學習英語字母時,教師可布置一些畫圖作業,讓學生在課下對每個英語字母進行想象,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僅愉快的完成作業,同時也加深了對英語字母的記憶。
(四)合作性。一個班級中學生學習能力層次不齊,往往學習成績差的學生自卑感比較強,自我約束力又差。有些學生根部就不知道-些作業要從何下手,因此就出現科抄襲,作業質量極差,不完成作業等現象。所以,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學生個體的差異,布置不同程度的作業。學完一部分內容后,可把學生分成三個層次,把他們分成若干個小組,讓他們互相合作,互相幫助。
(五)實踐性。素質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語言的學習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語言能力必須通過大量的語言實踐和練習來鞏固和提高。作業設計必須要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和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活動場景,增強語言的真實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語言實踐中,在實踐中獲得不同的語言體驗,達到活用知識的目的。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拓展和延伸,也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改變簡簡單單地抄抄寫寫的模式,變單一為多樣性。
(一)幫扶作業
1.以板報的形式。按照幫扶原則,將成績優異的學生和理解相對較弱的學生編成一個小組,讓成績優異的學生當好“小老師”,指導理解相對較弱的學生將上節課復習的重點內容或自己易錯的知識點以板報的形式呈現出來。通過這樣強弱搭配的實踐形式,有利于理解相對較弱的學生加深記憶,達到共同學習提高的效果。
2.結對作業。根據班級學生的座位情況,將前后左右劃分一個學習小組,利用早讀課時間,對往日學習內容進行相互提問,讓學生在一問一答中相互糾正錯誤。也可安排相互之間出題目留作業,教師進行檢查講評,讓全班學生“動”起來。
(二)個性化作業
作業的精心設計是影響學生作業質量的關鍵。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應設計一些既符合學生的心理年齡,激發學生的英語興趣,又能結合教學目標、個性化的練習與活動。
1.表演型作業。表演型的作業,既是“表演”又是學習”,玩中演,演中學。在完成此類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間需要相互合作,找到適合自己的角色,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心,提高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運用能力等英語綜合素養。講解完每個單元過后,每一篇課文都會圍繞一個情境展開,非常適合學生進行故事表演。在作業反饋的環節,學生積極性空前高漲,效果遠遠超過讓他們機械地背誦課文。
2.實踐型作業。實踐型作業是指學生將英語口語運用到生活中去,并感受到運用英語交流的樂趣。這類作業,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英語表達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觀察、探索、交流的能力。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可設計一些調查記錄、手工制作的作業,當然僅僅這樣還是不夠的,最后環節還需要學生在課堂上運用簡單的英語交流、匯報自己的作業。創編一些簡單的英語對話,課堂上進行匯報表演。
3.創意型作業。創意型作業主要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各類作業。每個學生都是極富個性的生命體,他們對英語語篇的理解也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尤其是高年級的學生,經過幾年的英語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教師可以嘗試布置一些創造型作業。
4.拓展型作業。在設計拓展型作業時,教師可設計單獨一人完成的作業,也可根據學生的能力、水平進行分組,設計需小組合作共同完成的作業。如:英語繪本創編。圍繞課文中的句型或者單詞,創編簡單的英語繪本。學生們為完成作業,查資料、繪畫、設計,各顯神通。學生以英語繪本為載體將課文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消化、吸收,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