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輝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崔莊鎮林水小學,河北 保定 072550)
新課程改革樹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教學活動上的改革,應該利用小學生可塑性強的特點,著重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為將來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受礙于應試教育的桎梏,家長和學校對升學率盲目追求,教師對考試成績一味看重,灌輸式教學使學生對學習反感。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課堂角色的轉變,豐富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
按照新課改要求打造的新型課堂與傳統課堂相比,首當其沖的改變就是學生的地位從原來教學過程中的被動者變成了課堂的主人。教師需要正視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扮演的是學生的“領頭羊”,而不是傳統教育中拉動學生前行的“纖夫”。新課改要求建設的新式師生關系更類似于“導演”與“演員”之間的關系,教師總體上把握課堂走向,確立教學目標,按照學生知識水平分配個學生不盡相同的“表演任務”,其他環節靠“演員”配合進行下去。小學語文課上需要改變“我講你聽,我問你答”的教學方式,教師要放下以往“高高在上”的身段,側重學生主動提問習慣的培養,針對學生的提問情況調整教學速度,課下也要與學生交朋友,深入了解學生性格,幫助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教育輔助設備進入到了小學語文課堂,例如多媒體設備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傳統教學過程中從教學方法、教學進度、教學環節還有隨堂習題都是教師備課時預備好的,學生只需要被動的參與就算是完成了學習任務,枯燥似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逐漸失去主動學習的能力,無疑是本末倒置。而多媒體設備獨特的交互性能夠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知識水平去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使針對不同知識水平學生的教學成為可能。多媒體設備獨具的可重復性是傳統“黑板粉筆”式教學無法比擬的,多媒體設備能夠記錄教師講課時的影像并且保存當堂課件,供學生課下學習,突破教學過程中遇到的重難點。例如在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教師可以播放一段關于魯迅先生的紀錄片,讓學生初步認識,然后進入文章主旨的學習中,使得教學活動更具意義和價值。再如,在《日月潭》等課文的教學中,可以以視頻方式展現,讓學生更近距離地感受美景,加強學生對課文的印象,充分感受意境,使學生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本身獨具的語言美感并沒有被傳統課堂完全展現,小學生并不能做到整節課全神貫注,只能維持在課堂開始的前20分鐘,如果課程的后期不能轉變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無疑事倍功半。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引入情境教學,針對教學目標創造出貼近教學內容、以形象為主體的場景,輔以生動的言語描述,同時借助音樂來增加渲染力,營造出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的教學方法。情景教學方法要求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投影出符合新課內容的背景圖片,然后通過生動的描述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同時要求學生配合教師做出反饋,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對所學內容進行感悟和總結。例如在學習《敕勒歌》一課時,可以在銀幕上投影出蒙古大草原的壯麗景象,然后背景播放馬頭琴曲《鴻雁》,向學生說道:“同學們知道雄闊的蒙古大草原么,那里芳草藍天一望無垠,牛羊成群結隊,同學們想不想在這遼闊的大草原上跑一跑、跳一跳、打個盹呀?”學生齊聲答道:“想”,教師接著說:“我想大家都還記得大詩人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今天我們學習的是另一首描寫草原的詩,到底是什么?我們接著往下看。”這樣的教學就能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確保了課堂效率
語文教學要做到化繁為簡,讓學生能夠輕松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在教學中,要采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感悟文本,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如在《珍珠鳥》的教學中,可以向學生提出與文章相關的問題,使得學生能夠在閱讀中梳理事件發生的全過程,同時探索珍珠鳥信任主人公的原因,深化學生對信任價值的理解。然后引導學生讀書體驗、感悟,逐漸掌握自主學習方法。另外,想象是創新的開始,也是思維發展的翅膀,在學生進行情景課文閱讀中,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在頭腦中想象課文總的圖畫,這種做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對于培養學生想象力也具有重要幫助。例如在對于《賣火柴的小女孩》一課中,引導學生思考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冬夜中的感受,讓學生想象“如果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同學們能夠怎么做?”通過學生想象力的培養,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素質。
總之,語文教學是一個多層次的、多樣化的活動,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已經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以學生樂學為主要目的的全新教學模式方興未艾。新式教學模式的推廣不能一蹴而就,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改善的過程。小學語文教師要勇于嘗試優秀教學方法,不斷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推動教育事業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