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曉
(平頂山技師學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隨著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市場對汽車行業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擴大,隨之職業院校汽車專業的學生也越來越多,雖然學院所開設的課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認知規律,但由于學生自身文化素質較低,學習能力較差,導致他們在學習《汽車機械基礎》課程中感到吃力,難以喚起他們對這門課的學習興趣,尤其是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不適合當前學生的狀況。所以,積極探索適合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了老師們關心的焦點。《汽車機械基礎》作為職業院校汽車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程,在學生的培養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更需要從實際出發,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標,優化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以適應職業教育的發展。
《汽車機械基礎》是對汽車類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基本技能進行培養訓練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課程內容涉及《工程力學》、《金屬材料》、《工程制圖》、《機械傳動》及《液壓傳動》等內容,跨度大,難點多、理論性強,使得學生學起來比較枯燥,教學難度加大。
當前市場上有關《汽車機械基礎》的教材,教學內容還是存在很多不同,沒有統一的大綱,重點、難點都是按照編者自己的理解而定,教學內容多而雜,體現理論性和系統性為主要內容,如果依然按照以往的教學理念進行授課的話,總是感覺講不透,講不系統,而且感覺時間不夠用,課時太少,老是講不完,導致一門課什么都講了,但學生什么也沒掌握,老師感覺太無奈,學生感覺聽不懂,提不起興趣。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課堂教學基本是通過老師的講解和有限的教具,要把動態的機構傳動原理用靜態的方式表述出來,效果不理想,教學方法單一枯燥,使得學生積極性不高,加大了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難度。
課程內容多、學時少、跨度大,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么多的教學內容,只靠老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理論講解,效果難以理想。
課程中教學難點較多,另外一些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很難用語言表達清晰,造成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困難。
由于學校教學環境、教學條件、教師教學能力的差異以及學生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的參差不齊,使課堂教學顯得缺乏生機,教與學難以達到共鳴,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汽車機械結構復雜、機構零部件多,而學生又是第一次真正接觸汽車,為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熟練掌握知識要點和技能,應該采用適合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多元化教學方法:
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方面具有理論教學不可替代的作用。將課程安排在汽車機械基礎相對應的實訓室進行,采取理論講解、模型演示和實驗操作相結合的方法。既能增強學生對機械、機構、零件、部件的認識,使深奧的知識、難以看懂的圖紙與實物聯系起來變得通俗易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教學,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更實現了專業基礎課向專業課過渡的無縫連接。但是,受到外在條件、實習設施等的影響,使得基礎專業課的教學中很難實現真正的一體化教學。
隨著現代化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與各學科的整合已經是我們教育教學發展的趨勢。對于《汽車機械基礎》課來說,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明顯改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具體體現在:
1.有效實現直觀教學
將一些難以想象和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教學內容制成多媒體課件,用清晰的圖象和悅耳的音樂來豐富課堂教學,讓原來枯燥無味、毫無生氣的課堂更加活躍,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加大了教學密度,節約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由于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基礎知識相對薄弱,老師書寫板書、更換掛圖、繪制簡圖,勢必造成教學時間相對緊張。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節省時間,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了學習效率。
3.有利于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對教學過程進行最優化
有時老師總會頭疼學生的基礎差、聽不懂,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處理不夠好。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對機構復雜的結構和原理進行視頻演示,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4.促進教學相長,提高師資水平
多媒體的運用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這就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教師不斷鉆研教材、學習現代教育技術,制作更加適用的教學課件,這個過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師備課水平、教學水平,從而進入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
根據行業需要,按照汽修專業工作要求,劃分任務單元,分解“工作任務”,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使得教學內容體現“知行統一”,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教學中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每一個學習單元中,首先安排“實踐操作或感性認識”的任務環節,例如,認識膜片彈簧離合器,通過“實訓裝拆、圖像觀看——結合查找資料等自主學習——進行理論講解——完成學習和活動報告——分組進行匯報、講評、考核”來達到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統一。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經常看到或使用汽車,但對汽車內部結構、如何運動、制動等知之甚少,或者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我們講到轉矩、功率和轉速之間的關系時,以汽車上坡時放低檔位為例,根據公式算出功率一定、轉速不同時轉矩的大小,對比可知低轉速時產生的轉矩大,汽車容易爬坡。因此,我們以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結合對汽車結構的演示講解,將復雜、抽象的問題簡單化、具體化,引導學生參與,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既豐富了課程內容,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大大地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師課前要認真備課、鉆研教學內容和方法、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只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好教師的主導作用,才能發揮出良好的教學效果。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內容瑣碎繁雜,教師一定要把握好課堂的信息量和任務的節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過多的內容。對每節課所學的知識,一定要經過去粗取精的提煉,內容合理、主次得當,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學重點、攻克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調動學生積極性,改善教學氛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它應與傳統方法相互補充,取長補短。如果過度使用多媒體,喧賓奪主,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反而適得其反。
《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是對學生的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基本技能進行培養訓練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始終圍繞“能力培養”這一主線開展教學工作,同時,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教學方法很多,但要適合教師的授課,更重要的是適合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在《汽車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只有做到以任務驅動為引領、行為導向為指針、學生興趣為切入點,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一開始就參與到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中來,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在汽車中的具體應用,形成專業吸引力,才能真正地實現教學的最優化。